赵旻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市潞城区供电公司,山西省长治市047500
摘要:电费核算,又称电费“审核”,是电费管理工作的中枢。电费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收回,账务是否清楚,统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关键在于电费核算的工作质量。电费核算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支持、理解与配合,需要电费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系统,使其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本文着重探讨提升电费核算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费管理;电费核算;措施
前言:
电费的核算工作是整个供电企业工作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故而电费的核算问题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故而本文以电费核算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电费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及实际的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提升电费核算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1电费核算的意义及重要性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的工作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其工作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如电力设备的管理、电力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等,而进行这些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时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恰恰就是供电企业的电费收入,然而电费的收缴工作的基础就是电费的核算工作,只有电费核算的准确无误,才能保证日后的电费收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以此来维持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通过电费的核算,电力企业也能够了解到某一段时间内其公司的经济运营情况,对于这段时间内电量的使用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明确电费管理的工作内容,为以后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最后,通过电费的核算,可以了解到每一居民的用电情况,在督促居民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为国家调查居民生活水平质量提供了数字依据。
2电费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2.1抄表初核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前我国城市区域的电能表逐步推行智能电表,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有大量的机械电能表。对于现场抄表工作而言,明确表计的安装位置对于提高抄表效率十分重要,但抄表人员对有些新小区的电表位置不清楚,需要经过多方打听才能找到。部分电表安装不规范,读数困难,容易出现错抄。用户安装的电表型号多样,性能各不相同,部分无法采用抄表器进行自动抄数,只能依赖于手工抄写,无形中增加了数据错误的风险。部分抄表人员工作不负责,使用抄表器读数后没有认真对抄表数据进行核对。上述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可能造成数据不可靠的问题。
2.2人工复核问题
人工复核是对系统复核的进一步确认,其目的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实际上,人工复核环节的影响因素很多,受人的主观原因影响较大。例如复核的标准不够清晰,岗位责任太模糊,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都导致了人工复核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存在缺陷。这主要与供电企业没有及时更新复核标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等原因有关,是当前电费集中核算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2.3系统复核问题
系统复核环节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作的衔接出现脱节,抄表班与核算班没有形成无缝对接机制,致使中间出现空档,浪费了宝贵时间。例如,某供电企业抄表班每月上旬工作,节假日照常上班,但核算班节假日休息。经常会出现两天以上的等待时间。对于大型供电企业,受限于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因素,子公司客户在核算中往往要等待更多的时间。再者,系统复核时报警现象较常见,而这些报警往往是由于逻辑的误判而出现的误报,为了对这些报警进行确认,需要增加更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2.4发行环节问题
发行工作是电费集中核算流程的最后一步,从实践上看,当前的发行环节普遍存在待时间长、发行时间不一致、系统落后等问题。
一些供电企业的核算系统没有进行合理的设置即投入使用,造成大量发行工作反复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行时间的偏差则主要是由当前的核算流程不合理造成的,到目前为止,受抄核环节的影响,造成了抄核发未能形成流程化运作,因此必须以批量的形式进行,直接导致了客户发行时间的不一致。
3电力企业电费核算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
3.1优化创新电费核算手段
电力企业应树立创新意识,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开展电费核算工作,改变原有单一、落后的管理方式,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及行业发展,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在沿用传统人工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应配合计算机技术进行电费核算,提高核算效率及核算精度。同时,当出现人为失误或者抄表错误时,可借助先进软件对其进行审核,将计量误差控制在最小。另外,如果软件出现运行异常,造成数据误差时,则可以人工进行修正。
3.2建立健全核算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对电费核算起到了规范和约束作用。电力企业应建立责任考核制度,将电费核算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强化企业员工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更加仔细、认真的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另外,还应实施有效的考核制度,将绩效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相挂钩,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提高电费核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3.3保证电费核算的准确度
在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电费的核算工作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此保证核算的准确度至关重要。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电力资源的统计工作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技术化,还有部分地区需要通过相关人员到每家每户进行抄表核算工作。对于系统审核的一户一表的用户来说,就不会出现由于人为的失误而产生的核算误差,但机器毕竟是机器,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核算的准确性。由于用电大户的用电量较多,其收缴的电费收入在整个电力企业的经济收入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因此,减少用电大户电费核算的失误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电费核算人员必须对用电大户的计费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由于其用电量相对较多,数据就会十分复杂,电费核算时就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必须针对这些用电大户制定其特殊审核流程和标准,严格按照其流程和标准进行审核,其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
3.4加强复核环节
当前电费核算采用系统复核和人工复核的双重复核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双重复核机制应继续保留。但由于系统复核中误判概率过高,因此需要对报警条件的设置进行优化设计。一些企业录入系统中的复核条件有上百个之多,尽管这可以细分复核过程,但也容易成为误判率高的主要原因。供电企业应对现有的复核逻辑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报警原因的统计结果对复核逻辑进行调整,降低误判率。与此同时,要做好人工复核环节的管理。在人工复核阶段,明确复核标准成为提高人工复核效率的首要任务。供电企业应将复核标准文本化、形成指导手册,供复核人员随时查阅。子公司与上级公司的标准应保持一致。为了压缩核算工作量,可以在系统中对抄表器和系统进行关联,作为核算的依据之一。为了保证复核质量,应对电力营销系统中的初核模块进行完善,并与复核环节进行绑定。将抄核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做到无缝对接,避免出现工作堆积。
4结束语
电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实现,是建立在可靠、有力的财政支撑基础上的,只有提高对电费核算管理的重视力度,落实该项工作,才能及时获取相应的经济报酬。电力企业要及时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到电费核算管理的重要性,找出并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其加以妥善解决,规避资金风险问题,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供电服务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蕾,郎海侠.电力企业电费核算要求和电费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9):
99+101.
[2]徐静然.积极做好电费核算的标准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1):139-140.
[3]宋明月.提升电费核算管理的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