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7期   作者:安禹
[导读] 介绍了直流系统的构成,通过一起直流接地故障分析查找,阐述了直流接地故障的分析思路方法,以及采取的措施,为今后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排出提供指引,便于快速准确排除故障
        安禹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介绍了直流系统的构成,通过一起直流接地故障分析查找,阐述了直流接地故障的分析思路方法,以及采取的措施,为今后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排出提供指引,便于快速准确排除故障。

        关键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排除

        近年来国内新建机组容量不断提高,机组发生跳闸对电网安全影响越来越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越来越高。直流系统作为发电厂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机组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事故信号,事故照明,以及重要设备的操作控制等电源,还作为全厂停电事故情况下机组安全停运的最后一道防线,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应尽快查找排除,防止发展成为两点接地故障,使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误动,或者使断路器拒动或者误动,导致机组非停。
        
1 直流系统构成及运行方式

        直流系统由整流柜、蓄电池及其附属设备、馈线等组成。正常运行时,110V  I组蓄电池与1号整流柜并联运行,1号整流柜带110V直流I段母线上负荷,同时对I组蓄电池浮充电;110V  II组蓄电池与2号整流柜并联运行,2号整流柜带110V 直流II段母线上负荷,同时对II组蓄电池浮充电;3号整流柜处于热备用状态。
直流系统如下图1

图1
        直流系统采用AEG D380G108/400型整流柜及配套西门子负荷柜,每段直流母线配置一台本德尔IRDH265型绝缘监察装置。由于主厂房内设备采用成套进口西门子产品,直流负荷采用双路直流电源经二极管隔离后供电,目的是为了提高直流供电可靠性。正常运行时,I段母线负极联络刀闸50BUD51EA001Q1与II段母线负极联络刀闸50BUE51EA001Q1都在合位,I段母线绝缘监察装置投入运行,II段母线绝缘监察装置退出运行。运行方式见图2


图2
2 直流接地的原因
        总结直流系统接地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二次回路绝缘材料不合格、绝缘性能低;施工质量不合格,电缆存在划伤、刻痕情况或运行时间较长,出现老化现象,或存在某些损伤缺陷,如磨伤、砸伤、压伤、扭伤或过流引起的烧伤等。
        (2)二次回路及设备严重污秽或受潮、端子箱进水,使得直流对地绝缘严重下降。
        (3)小动物爬入或小金属零件掉落在原件上造成直流接地故障;某些元件有线头、未使用的螺丝、垫圈等零件,掉落在带电回路上。
        (4)蓄电池本体漏液或有接地现象。
        (5)整流柜内部电容、电路板等原件故障导致直流系统绝缘降低。
        (6)直流系统负荷电源变换器故障。

3 接地故障案例分析

3.1 故障现象

        2017 年 12 月 26 日 09:39,5号机ASD 发“51 110V SWGR EARTHING”报警,就地绝缘监测装置显示“Rs<1K”,绝缘监测装置报警指示灯亮(低于20KΩ报警),就地柜顶报警指示黄灯亮。用万用表测量对地电压:U 正对地=57V,U 负对地=﹣59V,且电压稳定。
        
3.2 故障分析及查找过程

        (1)从正、负极对地电压上来分析,故障点不应该是某一极直接接地,因为若为正或负极接地,则接地极电压为零或接近于零,另一极对地电压会升高到极间电压。所以故障点应该在正、负极之间的某处。
        (2)首先确认在发生接地故障报警时,未进行任何相关的设备启停操作及检修工作,排除被操作设备直流控制回路故障的可能性。
        (3)2016 年 6、7 月份,5号机 110V 直流 I 段接地故障检查时绝缘监测装置曾发生过故障, 此次故障正负极对地电压都不为零,怀疑故障可能在绝缘监测装置,但更换后故障仍未消除, 排除绝缘监测装置故障。
        (4)断开负极联络刀闸,110V 直流 I、II 段均发故障,故不能确定故障发生在哪段母线或其回路中。
        (5)2016 年 9 月份,5号机 110V 直流 I 段接地故障报警,经拉路检查未发现故障点,最后切换整流柜后故障消失,原因为1号整流柜 A20 主控板故障。所以切换整流柜进行检查:停运1号、2号整流柜后,故障仍未消失,可基本排除整流柜故障的可能。
        (6)进行拉路检查,确认故障母线段或故障支路:首先,将回路中有二极管隔离的双路电源在 110V 直流 II 段上的电源开关全部断开,再断开负极联络刀闸,发现 II 段母线对地电压及绝缘阻值恢复正常;然后,将回路中有二极管隔离的双路电源在 110V 直流 II 段上的电源开关全部合上,110V 直流 I 段上的电源开关全部断开,再断开负极联络刀闸,发现 II 段母线对地电压及绝缘阻值恢复正常,I 段母线对地电压及绝缘阻值仍不正常,故确认故障应该发生在 I 段负荷或电源回路。
        (7)5号机本次停机小修时,蓄电池全部更换,所以对该回路进行检查:停运1号整流柜,启动3号整流柜接带 110V 直流 I 段,依次断开 I 组蓄电池,断开 110V 直流 I 段工作进线刀闸, 但故障仍未消除,说明故障点不在蓄电池回路以及1号整流柜至工作进线刀闸之间。恢复蓄电池回路,合上 110V 直流 I 段工作进线刀闸。
        (8)最后对剩余的负荷支路逐一排查,首先检查5号机1号直流变换器 50BUK 的 6 个电源模块,当断开第 4 个电源模块电源时,故障消失,110V 直流 I 段母线对地电压及绝缘阻值恢复正常。
        (9)经过以上查找处理,最终确认故障发生在5号机1号直流变换器(110V变24V)第 4 个电源模块内部,将该电源模块隔离后恢复 110V 直流系统为正常方式。随后更换该电源模块并投运后系统运行正常。

4 总结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判断和查找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尤其对于非金属性的接地故障更不易查找,而该案例中双路供电的 110V 直流回路在负荷侧有很多隔离二极管,这对接地故障的查找更增加了难度;对于比较隐蔽的故障,比如本次故障为直流变换器电源模块内部故障,但该电源模块仍能正常输出且无任何报警,很难让人判断为该装置内部故障引起的。因此,在发生直流接地故障报警时,应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进行判断可能接地的位置,有助于快速准确排除故障。
        查找故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禁止使用灯泡法进行查找。
        (2)在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以免造成两点接地,引起不良后果。
        (3)用万用表测量正、负极对地电压,根据测量结果初步分析判断故障性质和接地极。应使用高内阻(不低于2000Ω/V)万用表,使用时要注意万用表的档位,不可随便使用欧姆档。
        (4)在查找直流接地的过程中,要做好措施,认真仔细,不得造成短路或另一点接地。
        (5)查找时,必须两人进行,并防止由于拉路可能造成的保护装置误动。
        (6)查找当时有过相关启停操作的设备直流控制回路。
        (7)排除以前发生过故障或接地的回路及设备故障。
        (8)利用直流接地故障测试仪,测量各支路对地电阻,寻找接地支路。
        (9)若不能确定接地支路,则通过拉路进行检查。采取拉路查找的方法,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分。拉路有两个目的:一是确认故障母线段, 缩小查找范围,这需要对支路负荷和负极联络刀闸的配合操作来实现;二是确认故障支路, 查找并隔离故障点。拉路的顺序和原则:首先对有二极管隔离的双路电源进行操作;其次是无二极管隔离的双路电源;再次是单路供电的回路,但要考虑支路负荷在直流电源短时失去后的影响,必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才能操作;最后是 110/24V 直流变换器回路,通过逐一断开电源模块来进行判断。
        (10)最后是对电源侧故障进行排除,主要包括整流柜和蓄电池组及相关的一次回路元件。检查方法和顺序:首先切换整流柜,检查整流柜停运后故障是否消失;然后是拉开蓄电池组进行检查,但应尽量缩短直流母线脱离蓄电池运行的时间,以防整流柜此时突发故障造成直流母线失电。
5 结束语
        由于直流系统的分支较多,涉及面广,很难保持较高的绝缘水平,因而发生接地的故障率很高。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有时对系统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绝不可以麻痹大意,若不及时处理,系统带“病”运行,后果十分严重。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要及时对其进行查找,防止两点接地的情况发生。当正极接地时,有造成保护误动的可能,因为跳闸线圈接于负极,若回路中再发生接地或者绝缘不良均会引起保护误动作,当保护回路有寄生回路时,保护误动的可能性更大;当负极接地时,若回路中再有一点接地,就可能造成直流回路发生短路,熔断器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使保护装置和跳闸回路失电后拒动,造成恶劣后果。本文列举事例故障比较隐蔽,分析查找过程较长,其中的查找分析思路为大家在排除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提供一些借鉴,及早消除事故隐患,保障机组设备安全运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