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的运维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7期   作者:张虹
[导读] 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与维护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构建“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为智能配电网的集中运维建立了高效的专家系统
        张虹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新兴供电局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与维护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构建“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为智能配电网的集中运维建立了高效的专家系统。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时代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其不断在消费领域中得以运用,并逐渐朝着生产领域延伸和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产业能够突破新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该行业的创新,使其为社会经济不断创造新的财富和发展动力。配电网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设施,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原动力。目前“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配电网改革创新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大力促成“互联网+”和配电网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我国的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之一,也将会把智能电网的“互联网+”持续发展下去。
        1智能配电网的特点
        智能配电网管理在配电网规划中有非常大的作用。使用网络终端设备,加强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程度。不仅可以提升配电网电能管理效率,还可以掌握配电网运行情况,整合资源,根据收获的信息,加强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互动程度,采用灵活的设计方式,使用户可以参与到智能配电网监控工作中,提升智能配电网电能运输效率。智能配电网管理具备可视化特征,所以可以更快发现配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合理优化管理内容并,通过反馈机制掌握用户用电情况,结合实际需求,完善管理内容,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在城市现代化发展期间,还应该不断融合现代技术,提升供电系统运输效率,采用智能配电网技术不仅需要使电能平稳、安全的运输,还应该减少能源损耗,考虑到智能配电网在不同地区建设存在差异。为此,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到智能配电网建设要求,提升配电网建设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用户用电体验,解决配电网自动化程度低、可视化效果弱的弊端,提升供电质量。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部分地区经济发达,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所以智能配电网建设,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用户使用电能的体验。除此之外,我国智能配电网出现上端,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由于管理制度残缺,从而无法合理应用智能配电网技术,降低电能损耗,影响用户对电能的体验感。
        2互联网+智能配电网的运维技术应用
        2.1智能配电网的电压运维策略
        在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中,需对智能配电网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实时感知,并调整配电网的运维策略。在智能配电网中包括了风电、光伏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对于系统的电压质量带来较大的冲击。在分布式光伏大发期间,局部地区下网潮流变轻甚至倒送,使系统电压升高甚至越限,节假日期间尤为突出。针对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负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以及光伏和水电上网对系统电压的影响,调整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使之适应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通过在智能配电网的电压运维策略中采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技术,可提高电压调节策略的智能化水平。不同时段电网的源荷特性不同,对系统电压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分时段自动电压控制策略,降低电容器和电抗器等电气设备的动作次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2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发电的含义是一种模块化的发电方式,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具有分散化和高效化等。分布式发电主要是在用电居民的周围设置一些分布式的发电方式,用以来进行调整和控制。运用分布式发电技术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由用电居民参加到调控工作中,从而提升用电居民使用电力的热情。

分布式发电方法很多,不仅仅只有火力发电,还有很多新型发电模式,例如太阳能发电和采用风力去进行发电等。另一方面,分布式发电的方式运用了很多种的信息技术,大大地提升了配电网规划的水平,又保障了配电网的运行。
        2.3汇集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汇集技术是针对运维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之间的报警信息传输基础,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是报警产生端,根据通用报警标准将报警信息传送给运维技术支持系统,后者根据标准对报警信息进行解读,进而准确、及时地掌握报警情况,采取处理措施。技术支持系统的故障以及运行异常信息是报警信息的重点。报警信息汇集功能包括报警点、级别、时间、设备名称、原因以及内容等。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将报警信息经网络协议传输至运维技术支持系统,捕获远方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报警信息并进行传递以及归类、分析。报警图形网关采用字符串数据块来实现与运维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报警信息传输。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将报警信息以及本地稳态监控处理结果转换为带有设备名以及站名的标准报警信息后,将信息传输到运维技术支持系统。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与报警采集程序为TCP连接,具有接收报警信息,解析报文并将其发送给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处理报警信息。
        2.4“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实现故障的判定
        在正常情况下,供配电系统的工作频率是50Hz。当供配电系统处于运行的过程中,定时器会根据所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数据的自动收集,同时把一些零散的有关数据,借助AD转变成芯片来实现采集和通讯,从而得出测定参数的有效数值以及最大的数值,把最后所得的数据与正常的标准数据再核对比较,可以判断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如果系统运行处于正常的状态,其会自动发送相关的数据。如果系统运行处于异常的状态,需要数据实现进一步地分析,从而判定出其出现的故障问题,然后把故障的相关问题反馈回系统。系统接收相关信息之后会对故障问题做出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处理故障的可行性报告。
        2.5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配电网规划后,需要根据实用要求,不断完善技术内容,使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是配电网规划发展期间的必然趋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不断根据工作表现,完善技术内容,使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执行工作要求。在配电网规划中,充分发挥技术智能调度功能,建立配电主站、子站,加强主站与子站之间的联系。此外,应该根据工作表现、能源转换反馈信息,构建配电自动化主站,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完善系统框架,简化操作内容,提升操作的可行性。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需要根据实用要求,提升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该将智能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现代技术结合,提升智能程度、自动化程度,从而实现智能运营,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测配电自动化主站,了解配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时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
        结语
        在运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核查,防止线路出现负荷的问题,同时还应该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提高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相关的成本支出,确保满足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考文献
        [1]董仔龙.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2):152-153.
        [2]袁钦成.配电系统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综述[J].电力设备,2007(12):1-5.
        [3]高鹏,祝丽芳,任忠远,黄新民.浅谈小型城市智能配电网发展的建议[J].电子制作,2014(04):95+70.
        [4]金金,李红梅,薛峪峰.“互联网+”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5(16):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