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昆
泉州供电公司,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输变电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识别,输变电项目环境风险包括存在风险的设施和物质,风险类型有火灾、爆炸和泄露等多种;详细分析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存在的各种环境风险,并进行了详细评价,以期为现有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识别及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环境风险;风险识别
引言:输变电工程本身不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属于环境风险较小的项目。输变电工程环境风险主要包含在变压器和电抗器油、六氟化硫开关设备的使用过程。另外在输变电工程超过设计气象条件下时,导线风偏摆动与树木或山体坡面接触可能引起短路放电造成火灾和局部的工频电磁场超标。本文按风险评价导则的要求对输变电工程进行了风险识别,详细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存在的环境风险。
一、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识别
输变电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且不可逆的工程建设,具有环境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持久性、治理的复杂性等特征[1]。借助扎根理论,本研究已经得到48个范畴化概念、22个独立类属,形成8个选择编码,其中8个选择编码的形成是基于对《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解读和应用,在确定环境要素时考虑了以下事项: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或)副产品的产生、空间利用等多个方面。
为了在工程实践层面进一步分析和验证表2中的范畴化概念、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笔者选取了不同电压等级具有代表性的输电、变电工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中的作业活动和施工方法以及涉及的机械设备,识别其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通过典型案例建设全过程作业活动环境风险的探究,为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识别提供支持,归纳环境风险如下:
(一)固体废弃物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2]。输变电工程属于建筑工业活动,工业固体废弃物对于输变电工程而言,特指建筑工业固体废弃物。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但无危险丢弃物。故本研究将固体废弃物风险一级指标分为: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二)水环境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将水环境风险分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和生活污水、热废水、工业污水、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含放射性物质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几个方面。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水环境风险因素种类较多,生活污水、热废水、工业污水、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含放射性物质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等均会造成水环境污染风险,故本研究将水环境风险一级指标分为:油类污染、施工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
(三)大气环境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将大气环境风险分为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大气污染风险五大类,并在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将颗粒物、S0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作为实施协同控制对象;并提出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活动中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本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相关术语,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可能涉及到的环境风险因素,将大气环境风险一级指标划分为: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烟气排放、扬尘污染、其他有害气体排放。
(四)土壤环境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水土流失作为土壤保护的主要工作。本研究考虑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壤造成的风险,将土壤环境风险一级指标分为: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地面沉降。
二、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因素评价
在调查活动中,分别对风险发生可能性、造成损失水平和可控制性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这3个指标的克朗巴赫系值依次分别为0.893、0.864和0.854,均大于0.8,表明本研究的问卷所用数据内在信度较好。在施工泥浆废水排放、施工扬尘、机械设备检修废油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水土流失等方面风险的发生可能性中:
在风险水平层面,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工程机械尾气排放、施工泥浆废水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机械设备检修废油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水土流失、焊接烟尘排放、土地占用等环境风险的风险量排名最高,说明在发生可能性、造成损失水平和可控制性3个指标的交互作用下,这些环境风险为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关键环境风险,因此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应予以格外关注,详细准备相关风险处置预案,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价均值最高,表明这几种环境风险在输变电工程建设发生,往往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有毒有害全过程中极易发生;施工泥浆废水排放、机械设备物质泄漏、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程机械尾气排检修废油排放、树木砍伐、水土流失、施工扬尘等放等几种风险的可控制性均值排名较低,风险一旦几种环境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水平较高,风险一旦发生,相关主体对其控制能力较弱。
结束语:结合以上,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环境风险为对象,以现有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存在的各种环境风险,并进行了详细评价。因此电网公司在有关输变电工程建设时,应当着重关注排名靠前的风险因素,便于提前准备相关风险处置预案,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张波,张昊昱.输变电工程全过程技经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540(27):67-69.
[2]韩晓锐.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风险分析及防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00(002):6-7.
[3]范荣全,董斌,李源亮,等.川西地区输变电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020(002):5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