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川
国网四川省富顺供电分公司,四川 富顺 6432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装表接电工程,开展了装表故障分析:用户表故障问题、窃电问题,提出了装表建议:建设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加强业务专业性管理、适时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以此全面提升装表接电有序性,减少故障问题发生,提升现场管理效果。
关键词:工作人员;用户表;窃电问题
引言:在社会经济增长的进程中,电能在社会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位置,作用于人们的各项生活环节中,比如饮食、出行等。在电能供给与消耗的过程中,供电质量较为关键,电能输送具有重要性,以此保障电能输送的安全性,加强输电成本经济性管理。
1装表接电工程
装表接电工程实施期间,含有较为专业的技术项目。装表接电工程涉及工作项目较多,具体包括:用电安全、仪表保养、电力接线等。工作人员开展装表接电程序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区域电压稳定性、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电力计价方式等。在完成电表设备安装时,应采取验电程序,在合适的位置完成表箱与电闸的安全程序,继而开展火线与零线的类别划分,提升插孔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完成铅封加装。一般情况下,将装表接电视作具有较高复杂性的工作,对工作人员注意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宏观视角观之,装表接电在供电系统中占据为关键的位置,表现在电力企业对用电群体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用电群体对供电企业的评价,为电力企业发展产生着较为关键的作用[1]。
2装表故障分析
2.1用户表故障问题
用户表故障问题集中表现在计量方面,具有客观故障性质,由于电表自身质量不佳,加之客观环境因素的变化,比如温度、空气含水量等,此类因素对用户表运行情况均产生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在于用户电表使用周期较长,电表存在管理不善、电能计量校验不及时等问题。
(1)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用户基数较大,装表接电程序实施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开展电能计量管理,极易发生电表质量检验不及时、计量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将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电力质量问题。
(2)电表在实际使用期间,存在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违规使用等情况,引起电能表计量失准,甚至引起电表烧坏问题。
用户表发生计量故障时,具有不易察觉性质。然而,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电量计量的精准性,由此形成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为此,加强装表接电管控较为关键。
2.2窃电问题
窃电问题带来的隐患较为严重,基本上存在于装表接电过程中。窃电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危及国际经济发展的有序性,甚至会引起用户用电权益受损问题,具体表现在:私自接线。窃电行为属于在尚未获得电力企业认同的背景下,在其他用户线上完成分接电线。将电量设定为变电价,一般情况下,电量使用越高,引起电价成本升高。
然而,大部分用户借助电力容量增加的途径,以期减少电量使用,达成降低电价缴纳成本的目标。未经允许的情况,擅自更改电量装置,此种窃电行为具有人为破坏性质,借助不规范的行为方式,调整用户表原有的计量机制,造成电量计量结果失真问题。此种更改电表计量方式的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将会引起较大的电力损失。一般情况下,窃电人员借助非正当手段实施窃电行为,比如计量表调整、接线方式改变等,以此改变原有电流与电压的输送方式,达成窃电的非法目标。此种窃电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经发现,应采取严肃处理措施。
3装表建议
3.1建设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应科学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全面建设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的运作效果。在实际操作程序中,大部分工作人员以节约时间成本为前提,尚未有效关注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引起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问题。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强装表接电人员的专业性培养,提升其安全意识,保障装表接电工程有序完成。在开展员工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应为员工强调岗位特殊性,结合安全事故案例,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便于工程操作处于安全生产状态。在训练员工操作规范性的同时,应有效监督员工操作的有效性,使员工在潜意识中逐渐形成规范性行为的意识[2]。
3.2加强业务专业性管理
加强业务专业性管理,针对窃电现象予以有效排查,加强电力资源的管理效果。窃电行为具有非法性质,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电力企业应以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加强装表接电工程的管理效果,以此全面提升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与此同时,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有效查处窃电问题。电力企业应有效提升装表接电人员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在计电程序中完成多种防篡改的程序,加强用户表计量程序的保护效果,减少窃电问题发生。计量表应放置在计量柜中。
与此同时,在用户表关键位置,采取加封措施,提升用户表的保密效果。加封位置包括:接线口、接线盒等。装置之间接线,具有处理难度,应借助塑料管、绝缘电缆等物资,完成电线保护程序,防止不法人士在其他用户电线上完成接线。定期开展接线检查,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当用户计量表运行存在故障时,应及时反馈情况,精准排查故障成因,制定整修方案,以便于在短时间内提升整修效果,促进客户用户处于有序状态。
在开展安装电表、更换电表等程序时,应加强供电线路操作的规范性,减少线路发生短路现象。为此,在开展装表程序时,应针对周围用户人员开展有效沟通,提升装表接电重要性的宣传效果,便于用户群体有效掌握用电情况,减少用电纠纷事件发生。在开展装表接电程序期间,如若发生用户不在,应及时与用户保持沟通,科学确定电表安装时间,保障电表安装工作的有效性。
3.3适时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用户表故障问题具有多样性。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强监督管理,实时查验电能表运行状态,保障电能表运行在有效期内,保障电能表运行效果。结合电能表应用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分析,针对故障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电力企业各部门生产单位,应采取严格管理方式,保障电能表运行质量,减少用户表发生故障,科学维护电力企业的运营诚信,提升电力企业经营能力[3]。
3.4制定审核抄表管理制度
电量抄表人员,应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抄表活动,以此统计电量,保障电量与电费的对等性,必要时开展现场检查工作,事后有效核对电能消耗信息。
(1)在电能计量初期制定建档制度。当电表与互感器两个仪器,在首次安装、后续更换的程序中,应准确标注资产型号、表记录管理号码、初始电量使用数据、表倍率等信息,以此完成相关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建档工作时,应保障表倍率的规范性,减少表倍率失误造成电量发生少计量的情况,提升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
(2)保持电能消耗信息与现场抄表数据具有一致性。抄表员应定期开展档案核对工作。核对内容包括:电能表原有数据、表倍率等,减少系统与现场存在出入的情况,提升电能量计量的精准性,尽可能地规避电量计量失误问题,加强电能表计量管理效果,提升电能量应用价值,维护电力企业的经营有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装表接电工程的实施效果,直接作用于供电整体程序的稳定性,关乎着供电路径运行的安全性。电能供给与使用的双方,保持着一定经济利益关系。电能供用产生的经济问题,基本取决于装表接电工作的有效性。为此,加强装表接电安全管理,减少负面问题发生,提升预防效果。相关单位应从窃电与用户表故障两个视角逐一开展工作,有效减少窃电问题,提升用户表的运行有序性。
参考文献:
[1]谢永胜.浅谈装表接电现场操作的常见问题与处理[J].电子世界,2020(15):188-189.
[2]林少伟.浅谈装表接电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J].机电信息,2019(03):78-79.
[3]许诺.现场装表接电及表计故障分析及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