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7期   作者:杨超
[导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备采集用户客户端实时用电信息和电能计量装置实时监控和事件分析功能,故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成果,快速响应和处理异常用电情况,以达到加速线损治理的目的
        杨超
        国网射洪市供电公司 四川省 遂宁市 629200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备采集用户客户端实时用电信息和电能计量装置实时监控和事件分析功能,故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成果,快速响应和处理异常用电情况,以达到加速线损治理的目的。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分析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涵盖了适用于不同电压的电力用户数据搜集与计算设备,可以对用户的电力信息与数据进行自主搜集、及时传输与分析计算。用电信采集系统能够为分布电源、智能元件提供数据共享的平台,以便于用户的电力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到变电主站,实现了对电网相应指标、设备运行状况的智能调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1)数据信息搜集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对电力用户的用电量、开关与各元件运行状况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同时又能对电网的模拟电流电压数据信息、预付电费数据信息、电量超限数据信息、终端电表状态信息发挥搜集功能。(2)数据信息整理功能。该功能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搜集数据的完整准确,因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对搜集信息进行严密的检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储存与查询,及时找出异常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自动修补。此外还需要对整个电网的负荷情况、电能质量、线损情况进行预估,从而提高电网的调控水平。(3)数据信息调控功能。调控功能主要凭借智能终端发出的跳闸、遥控信号得以完成,从而实现电力用户远程调控。具体工作原理:智能主站下达指令引发继电器工作,随后通过闭合或跳闸操作发挥调控功能。调控功能不仅可以对某一用户进行调控管理外,还能实现分批调控或群控等操作。(4)综合应用整理功能。综合应用主要涵盖了自动抄表、运行状况监督、预付费操作、有序用电、异常用电、事故处理、质量检测、线损管理、增值操作等功能。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1实现同期线损管理
        同期线损是指线损计算中,供电量和售电量采用同一时刻电量数据进行计算的管理方式。借助于采集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现场所有计量点数据同一时刻抄录到位,保障供、售电量同一时期统计,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2.2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督
        通过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现场电能表的冻结数据、实时数据、曲线数据的实时抄读,实现实时监测、监督的作用,杜绝台区现场管理存在的“盲区”。
2.3实现台区线损数据的准确计算
        基于智能电能表数据,采用远程自动读取技术,完全杜绝了人工录入的错抄、漏抄、串抄等问题,并且避免了手工输入数据方式易发生的错误,保障了供、售电量的准确计算,实现台区线损数据归真。
2.4实现日线损计算
        基于采集系统可以提供台区智能电能表的每日零点数据,线损计算由原来的只能双月或单月统计模式,提高到能够对台区供售电量进行每日计算,实现台区线损日计算,有效提升了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
2.5及时发现现场窃电
        通过采集系统与智能电能表的有机结合,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准确发现,现场电能表被非法打开的时间,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现场窃电行为,精准定位,为反窃电工作提供了有力工具,大大提高了反窃电工作效率。
2.6及时发现现场户变关系的异动变化
        当供电单位配网部门对变压器所带用户进行调整后,更改后的户变关系会立即影响到该台区正常采集,提醒相关专业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变更户变相关信息,为后期台区线损计算时电量逻辑关系的对应,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了台区线损的准确计算。
2.7方便快捷进行线损统计计算
        基于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无需额外投入即可进行台区同期线损计算,克服了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模式下,计算一次线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困难。
3.案例探讨
        线损率不合理,将在电能计量装置的电量反映,如在专变用户计量装置计量异常,台区总表与分表电量差入较大。

在线损治理时,可利用计量装置发生后的数据,在系统内设定电能计量参数阈值和事件分析功能,实时对电能表状态、终端状态、计量回路状态电能参数进行监控,系统自动启动异常流程,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单位按照各自的权限及时安排人员现场勘察和处理,按照台区、专公变、线路、变电站、区域梯次治理,逐步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3.1关口互感器倍率档案出现异常情况。一台区变压器容量是315kVA,通过统计,这一台区中低压用户表是200,通过系统档案可以了解到,台区关口互感器倍率为30倍,一般情况下台区抄表成功率是98%左右,采集成功用户数是197个。于2018年6月以前,台区线损率达到了-213%,非常明显是不正常的。通过排查,变压器互感器变比修正成100倍,做好调试后,台区线损率是6%,效果十分显著。
        3.2台区户变关系发生异常情况。某小区中共存2个台区,即a与b台区,台区配变均为630kVA。a台区中低压用户表是160,b台区中低压用户表是21。现如今,小区内2个台区都开展的智能表全覆盖工作,通过调查发现,a台区抄表成功率是90%以上,而b台区抄表成功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a台区线损为负损,b台区为高损。据此,统一整理台区户变,发现a台区中有8块表计是b台区的,由于变压器共零条件促使8块表计中的相当一部分串抄成功,可是该成功率并不稳定。目前,把以上8块表计都调节到b台区,其后2个台区抄表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且线损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3.3用户计量装置产生故障问题。一台区变压器容量为315kVA,电流互感器倍率达到了100倍,台区中低压用户表是166,抄表成功率是99%,线损率是20%。相关人员对抄表失败的用户进行了核查,了解到用户是用电大户,由于计量设备发生了故障,所以导致用电信息没有实时计量,远程采集不成功。据此,把用户电能表替换以后,抄表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而台区线损没有发生异常情况。
        3.4窃电或计量故障将产生缺相、断相、电压逆相序、TA一次短路、TA短路、开盖记录等事件,系统主动上报事件和用户明细,并将此数据传入计量异常在线系统,产生计量异常工单,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工作人员可按照各自的权限和任务要求对计量异常进行处理,杜绝“跑冒滴漏”情况持续发生。比如在2018年9月查处的某个窃电用户行为,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2018年9月23日01时13分25秒开盖记录”和对比报警发生前后电压、电流,判断该用户存在窃电嫌疑,经县公司用电检查人员突击检查,抓获用户用擅自打开电能表封印破坏内部电压回路进行窃电,立即进入窃电流程。
        3.5关注同比和环比电量分析功能。如电量突变,不同时间段电量对比,日用电量,电量异常曲线,确认用户的用电异常情况。如在2019年1月对在抄读某户电量时发现该户电量比上月电量少100万千瓦时,电能表失压记录显示该户在2019年5月11日0时23分失压。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比关口考核计量点,发现关口计量点计量装置运行正常,电能表无失压失流记录,现场检验检测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调查用户运行记录证实在2017年5月11日0时23分发现电压互感器有异响,擅自将电压互感器器退出运行。
        3.6利用好数据统计能,重视分压、分线指标,查找异常线路、台区,用户。如加大频次对高损台区总表电量和分表的总电量统计分析,逐步梳理台区变户关系,确保现场和系统信息一致。同时加大对影响较大的用户贸易结算计量点和关口考核计量点电量比对,根据行业间单位产值电量和生产情况进行调查,查找异常线路,提高分线、分压线损率。如在某县一条10kV分线线损高居不下,对该线路电能计量装置逐个排查发现无异常。用电检查人员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计电量时,发现该户一个炼铁厂用电量与工厂进出料数量相比严重不对称,经蹲点发现该用户在每日23时越过电能计量装置用电,立即进入窃电流程。
4.结束语
        本文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实例验证,证明了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路损耗管理应用上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避免员工长途奔波,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创新,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素质,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防止用户偷电,维护供电企业自身利益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宏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用电,2019,03:14-15.
        [2]毛士立.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