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姜自元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是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
        姜自元
        湖北省襄阳市卧龙小学   441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是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所以它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要紧紧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课程内容渗透相应的生活元素,并引导学生加强生活实践,争取体现生活化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与其他文化课不同,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而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所以说,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用传统的灌输式、强制性教学手段,而是要另辟蹊径,比如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元素和生活经验的启发下领悟人生道理,并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
        1.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动力
        小学生学习观念不强,总是沉浸在课下自由玩乐的氛围之中,不愿意走进课堂学习,这便体现了课前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直接引入课程内容,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毕竟小学生对严肃枯燥的课堂比较排斥。然而,小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充满了热情,也更愿意投入到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之中,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通过有效的手段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借此引出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学习《生命最宝贵》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纪录片,其内容是“哺育小企鹅”。在视频中,产卵后的雌性企鹅去海洋觅食,而雄性企鹅将卵置于足上小心孵化,严冬之际,企鹅们紧紧依靠在一起,互相取暖。当小企鹅孵化后,远归而来的雌性企鹅将存在口中的食物喂给小企鹅。这些生动精彩的画面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并使学生大受感动。然后我提问道:“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那么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出生过程吗?你的家人当时是什么心情?”这些生活化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学生主动分享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关于自己出生、成长的一些故事,而我则顺势引出本节课标题,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思考和探究。
        2.联系实际生活,抒发真实感想
        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所以对老师所讲的道理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教导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虽然能理解字面含义,但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在生活中缺少思考,所以认识不到这种行为真正的内涵和价值,也无法判断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违背这条准则。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给学生讲解某一道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真实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想,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认同并接受道理。
        例如:在学习《我最诚实》一课时,我向学生提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生说谎的行为,同学们能分享自己撒谎的经历吗?”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比如:以买学习资料为由管父母要零花钱;忘记写作业,但是谎称把作业忘在家中等等。然后我提问道:“撒谎和诚实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答道:“撒谎可能会一时受益,但是心里会一直愧疚不安;诚实可能会承担一些后果,但是内心会特别坦荡。”另有学生表示:“诚实才会受人喜爱和尊敬,撒谎的人一旦被人识破,会失去更多东西。”我表示赞许,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坚守诚实诚信。可见,通过以上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更透彻地认识某种处世哲理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3.加强生活实践,促进知行合一
        虽说心理决定着行为,但行为对一个人观念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行为上勤劳、有礼、乐于助人,那么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接受到更多的善意,这些善意会坚定他的信念,塑造他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不能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层面上,而是要带领学生加强生活实践,鼓励学生把学到的道理践行于现实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例如:在学习《爱心的传递者》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献爱心的图片,比如:大学校园无偿献血、抗震救灾、某小区为贫困地区捐款等等。然后我提问道:“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得到过什么帮助?”待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后,我让学生思考本节课标题,说一说自己的感想。有学生答道:“我们在生活中会得到别人的爱心,也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这样才能构建美好的世界。”于是我鼓励学生自由结组,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献爱心活动。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去公园帮助清洁工清理难处理的垃圾;有的学生收集旧书、旧衣服,通过居委会捐献给贫困山区。而后,我让学生总结实践感想,并倡导学生把爱心倾注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进而升华课程教学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背景中进行思考、探究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和道理的深刻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崔显花.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20):74-75.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