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功巍
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488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河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部分,采用科学的护坡技术能够提高河道生态环境水平。当前我国城市河道具有水质破坏严重、景观功能丧失等问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护工作。下面文章就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护坡;护坡技术;河道治理;生态治理
引言
防护岸坡的设计方案都会采用不同的支撑结构或者支撑材料,以形成完整稳固的防护系统。悬臂式护坡、支撑式护坡、重力式护坡等是目前最常见的护坡形式,这几种防护形式工程量较大、消耗的资源较多,虽然这些护坡的防护效果和耐久性相对较好,但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理念,因为没有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护坡工程在施工建设时需要开采并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在保护河道的同时,也在破坏环境的稳定性。生态护坡技术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生态护坡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力量和资源,可以在达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使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达成了统一,越来越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和推广。
1当前我国的城市河道问题
1.1河道水质破坏较为严重
当前,我国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河道水质破坏较为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我国城市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工业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有很多工业生产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都直接排放到河道中,进而造成了河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对水体内部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第二,城市的居民的环保理念还有待强化,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加强对河道水体的保护,无形中也加重了水体污染情况;第三,部分城市内部的环境保护人员没有对河道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得河道水体污染的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且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1.2泄洪和防洪治理问题
城市河道的治理通常都在城市中进行,周边和上下游都存在大量的房屋建筑,复杂的环境给河道的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压缩了河道治理空间,这种情况会带来许多的风险因素。在一些的城市河道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提防设计存在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城市内涝,要想减少这些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就需要在河道治理中充分的融入生态理念,达到预期的城市河道治理效果。另外,在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治理方法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河道的实际环境存在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其他项目的治理方案直接进行套用,这一点尤其重要,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治理方案不具有通用性。
1.3景观功能的丧失
没有植物的护岸硬化,只会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河岸环境,这会严重的影响河岸的自然风光。传统整齐划一、富有现代气息的水泥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求,这会影响人与自然的交流,让我们失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现代人常常追求“和谐”的理念,硬化护坡技术将会打破这种平衡,让自然景观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2生态护坡技术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自然原型护坡
自然原型护坡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态护坡类型,这种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在实际的河道治理过程中,自然原型护坡技术主要是在河道两侧的护坡上种植大量的植被,各种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植物的根部可以起到抓附地面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各种植物的种植,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自然原型护坡技术的应用方式相对简单,对资金的消耗量比较低,在河道治理的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的消极影响,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自然原型护坡抵抗冲刷的能力比较低,大多用于一些水流量比较小的河道和水流比较缓慢的河道中,在一些乡镇级别的河道治理中比较常见。
2.2现浇网格生态护坡
该技术是在河岸上放置防汛物质,然后利用铸钢网的生态坡度,再将钢吨位网倒进河岸,工程师可以在这些网中种植绿色植被,起到防洪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和水资源保护,利用这项技术进行河道整治,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对于硬工程,必须采用截面钢筋混凝土,然后使河道边坡成为立体护坡结构,框架梁在硬工程下较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防止水土流失;二是在植物根系保护方面,铸网生态技术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使大量草坪、灌木、乔木种在网中,自下而上起到稳定坡度、防沙固沙的作用。同时,许多昆虫和鸟类能够生存,维护河区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3覆土调整酸碱度
覆盖的土壤很重要,它可以调节这里土层的酸碱度;一般来说,选择当地的原土就可以,但是,若是原土覆盖不适合植被生长,就必须改良土壤。覆盖土层不宜太厚,一般以10~20cm为宜,泥土覆盖完毕后浇水,使其慢慢沉降。联体工程排及沙肋的铺设应当在水下0.3~0.5m的地方,联体工程排在水下没有支护点,必须用锚固钉将其固定在水下,固定时,要在第二排处使用钢杆,总共使用720根,每排240根,可多不可少。一二条可以直接放在水下,以1:3作为水泥与黄沙的混合比例,全部灌入一二条沙肋之中,第三条沙肋使用纯黄沙灌入即可。
2.4木材料复合种植
土木材料复合种植可以有效避免自然原型护坡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可以在水流湍急的河道治理中应用,治理效果显著。土木材料复合种植分为多种方式,不同的土木材料,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河道治理技术,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河道两侧的护坡位置装设铁丝网,然后在其中填充大量的碎石,达到固堤的目的,为了降低铁丝网的腐蚀,可以在铁丝网的外侧进行镀锌处理。在碎石填充以后,还需要加入种植土以及各种肥料,这样可以在河堤处生长大量的植物,起到生态治理的作用。这种生态护坡类型具有非常强的抗冲刷作用,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也可以使用,对河流的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最重要的是这种护坡结构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由于在护坡中含有大量的土壤,各种植物可以在其中茁壮的生长,实现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同步进行,在提升河道治理效果的同时,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生态护坡中,铁丝网所处的环境比较容易氧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防腐蚀工作,选择不易氧化的材料,同时要做好防锈防蚀工作。
2.5生态砖护坡防护
这项技术包括在河里开孔铺设生态砖,然后在砖洞里种植植被,既能保护水土,生态砖最重要的材料是混凝土,同时加入合成纤维,在斜坡上砌石的关键是抓住空隙,然后为种子的根系生长创造条件。在保证了水肥供应后,生态挂砖技术的价值将得到体现,生态挂砖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种。具体来说,一是连锁块,主要是将生态砖进行整合,使边坡形成整体,避免砖的局部移动问题;二是联合块。在这项技术的应用中,主要使用绳索。高强混凝土砌块采用连接脚手架结构的方法固定,最后打开边坡,主要是将砌块底部和溪流折成一个平面,然后铺设生态砖时与机库表面紧密相连,发挥水土保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护生态环境不容忽视,需要重视生态护坡这类有利于环保的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价值,改善生态水平,提高护坡效果,能够提高河道治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城市水资源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项远华.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技术要点与实践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56.
[2]崔毅.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应用与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4:152-153.
[3]殷伟.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