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0期   作者:汪超
[导读]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汪超

        陕西华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6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自20世纪以来,混凝土结构一直是现代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其技术发展和应用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混凝土结构之所以广受青睐,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与安全水平都非常高,而且混凝土材料的合理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年限,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本文主要就是对当前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 引言
        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周期较长,而这也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带来质量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受其材料性质的影响,其在实际中对技术工艺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若是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则可能会为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隐患。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此来规范及指导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同时还应采用精细化管的方式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落实,达到强化质量管理执行效力的目的。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2.1 组织管理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从表面看组织管理似乎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毫无联系,但是深入到施工过程中,两者之间就会有着非常显著的联系。所谓组织管理,就是要求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施工流程的监督与管理,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掌控施工进度和物料人员的安排,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对每个环节遇到的施工问题都进行详细的记录。除此之外,还要能够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如果提前完工的话,混凝土强度可能就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推迟完工则会给承包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混凝土制作材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所使用材料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在开展混凝土的制备作业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原材料,在以往的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不会在制备工作开始之前,对这些原材料进行二次检查,从而导致一些劣质材料或者已经变性的材料被应用到混凝土的制备中,从而导致制备好的混凝土在性能和强度上不符合质量标准,对整个混凝土的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沙石、外加剂、水以及粉煤灰。在对这些原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具体材料的性能特征和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成本的问题。比如在选用水泥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为其对于水的消耗很大,且后期会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购买时,采购人员必须对水泥厂商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对水泥质量检测证明以及合格证等资质文件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对于水泥材料的相关性能水平,也要进行试验检测,以确保其能够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对于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原材料,采购人员也要同步考虑到成本价格的高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进行采购。对于水泥等原材料的采购数量,除了要满足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需求,还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防发生各种突发情况。


3.2 混凝土配料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要根据建筑使用标准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工作,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比要和整体建筑所处地区的温度海拔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除此之外,实际施工过程中,配置混凝土材料和应用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场地之间的距离也是在设计配置比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在配制混凝土的时候,水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中和的重要成分,针对水的质量标准要求也比较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严令禁止被用于混凝土的配制工作的,必须使用饮用水。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时,经常会添加适量的膨胀剂,用以增强部分性能,但是如果用量过多,或者建筑施工的环境不同,膨胀剂的使用效果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制之前,要先针对膨胀剂材料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性能和性能水平都符合相关要求,在此之后,才能将膨胀剂用于混凝土材料的具体配制工作。砂石也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进行砂石材料的选择时,首先要确定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标准,再据此进行砂石材料的采购,具体采购过程中要重点考量砂石的韧性、杂质含量等性能。对于砂石材料在施工现场中的储存而言,也要特别注意,不能和石灰原材料混放,要根据骨料类型进行区分存储。
3.3 加强对混凝土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过程来说,能够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运输因素包括运输的时间、路况的平整以及运输的外部环境等,对于混凝土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1)要能够严格把控混凝土制作现场到施工现场的距离,防止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过大,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发生变化;(2)要保证制作现场到施工现场路途的平坦与平整,保证运输过程没有曲折迂回、上下颠簸的情况,这样就能够避免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离析问题;(3)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做好全面的防护工作,要防止雨淋、暴晒,同时还要避免灰尘和空气污染,在当前阶段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来进行运输,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
3.4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项施工流程,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浇筑和振捣工作。目前建筑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浇筑方法是分层浇筑,这样可以将每一层混凝土结构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振捣工作,一般在浇筑后20 s左右的时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会出现最好的振捣效果。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浇筑工作必须一次性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气泡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对于整体结构质量会存在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浇筑方式的选择必须结合实际浇筑高度来确定,因为一旦倾落高度太大,很容易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高度如果高于2 m,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质量,就要选择溜槽的施工形式。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高度大于8 m,就要采取振动串管的方式,进行再次浇筑,并分层加以捣实。另一方面,浇筑时长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使用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旦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时间太长,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裂缝,破坏整体结构质量,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浇筑时间进行严格管控。
4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所涉及的技术种类较多,这也使得混凝土施工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征,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需要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来规范化、标准化实行,以此来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益。同时在混凝土质量管理中需要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并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过程、施工现场的管控工作,以此来消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有的质量隐患,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效益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9(23).
[2] 别艳丽.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产城(上半月),2019,000(001):123-124
[3] 宋清.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21):330.
[4]邹晓东.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究实践[J].智能城市,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