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0期   作者:和高科
[导读] 数字测量技术是一种将互联网和计算机手段充分融合在一起的测量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程项目的测量中,与传统的人工测量相比,数字测量技术的效率与准确性更高,尤其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测量中可以起到对工程质量提高的作用
        和高科
        身份证号:61052519900502****,陕西省
        摘  要:数字测量技术是一种将互联网和计算机手段充分融合在一起的测量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程项目的测量中,与传统的人工测量相比,数字测量技术的效率与准确性更高,尤其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测量中可以起到对工程质量提高的作用。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数字测量技术的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数字测量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通过数字测量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测绘与定位、变形等方面的质量保障,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数据的准确性,为后期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1 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数字测量技术的优势
        1.1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建筑工程测量运用数字测量技术,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模拟,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各项指标更好地展示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工程测量的直观性。并且与数字测量技术相比,测量人员实施传统的测量技术,要求运用各种线条、符号等进行测量记录,对其专业性、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测量技术对测量人员的标准要求更高。而应用数字测量技术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测量操作步骤,通过计算机系统有效简化测量结果,能够直接通过计算机观察到测量结果,对测量人员专业要求较低,充分发挥出其直观性优势。
        1.2 测量便捷度更高
        建筑工程测量应用数字测量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测量困难,提高测量的便捷度。在数字测量技术应用中,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结合测绘专业知识,合理简化工程测量步骤,将传统测量技术中繁复重叠的工作步骤略去,减轻测量人员工作量。同时,数字测量技术更能够突出重点,有利于测量人员掌握相关内容。此外,数字测量技术具有科技含量较高,所涉及到的设备具有较高的科技性,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做好设计及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以确保其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需求[1]。针对数字测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缺陷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补,以确保应用质量。
        1.3 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数字测量技术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实现,通过计算机,可以对测量工作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从而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针对建筑工程设计多种测量方案,在合理分析其利弊结果后,提高选用方案的科学性,从而有效提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重要保障[2]。并且,随着建筑环境多样化发展,应用数字测量技术具有更高的适应性,能够提高对复杂测量数据计算的精确性,对于提高测量效率和质量,降低测量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1.4 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建筑工程对外测量工作主要是针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先进测量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施工流程控制的有效性。在实际测量中,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准性,从而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测量失误的发生率。此外,在对内测量过程中,数字测量技术通过计算机扫描及计算,有效规避了由于计算造成的误差,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测量的精准度。
        2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 数字测量技术在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中的有效应用是保证测量结果精度的基本方法之一。工程施工必须在现场测量定位完成后进行,与以往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数字测量技术更为方便,此外,它还能有效地提高其定位精度,为后续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勘察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重要性没有深入地认识。

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加强建筑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培训,以确保他们对数字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效果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常规培训和评价体系,确保调查人员可以更有效地应用数字地图技术,为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数字测量技术在位移变形中的应用
        变形监测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监测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周期或连续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物理解释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对建筑工程而言,变形体一般包括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其他与建设有关的人工或自然对象,如高层建筑、隧道、桥梁、大坝、边坡、基坑等。在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通过对建筑物、边坡、基坑等变形体进行变形监测,了解掌握变形体以及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变形,经过回归分析、因素作用分析、相关分析、时序分析和统计检验等确定变形过程和趋势[3]。然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确定变形显性、规律和成因等,对变形体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避免发生建筑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事故。变形监测可分为动态与静态变形测量,利用实时动态GPS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连续性观测进行动态变形监测,利用专用传感器应力应变测量、GPS测量、常规大地测量的周期性观测进行静态变形监测。根据监测方案与监测目的的不同要求,监测时所采用的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方式及测量技术也不尽相同。周期性测量是在监测方案所确定的时间间隔对变形体进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可加密测量,将原始观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按时间顺序绘制成变形过程线,可以反映变形体的累计变形量和两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而连续性测量是在监测方案所确定的时间内对变形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将原始观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绘制成一条连续型的曲线。如在沉降测量中,在变形体上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变形观测点,既可采用连续性的测量方式,也可采用周期性的测量方式,但具体采用何种测量方式是由监测方案和监测目的所决定的。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变形的周期性、相关性,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向有关单位提交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排除,防止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变形监测报告和总结作为竣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建设单位进行归档保存,为以后的建设施工积累经验及提供科学依据。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阶段需重视变形监测这项工作。
        2.3 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安全越来越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而传统的变形监测技术经常无法瞬间获取建筑安全信息的弱点,已经很难满足建筑安全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形监测工作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阶段的重要作用,数字测量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也越来越被建设单位广泛应用。除了传统的位置、高程数据提取分析,数字测量技术还能通过计算机对观测对象的外形、轮廓等任何部位的影像和数据进行提取,对建筑变形的参数以及深基坑施工结构与周围的边坡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建筑沉降、水平位移和倾斜程度等进行全方位评测,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营[4]。例如:在武汉长江二桥采用智能型全站仪TCA2003自动寻找、精确照准目标并自动读数测定高塔柱的摆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来看,数字测量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测绘数据以及定位数据的准确性,实现对建筑工程变形情况的监控,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数据准确性。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测量技术将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测量中,从更多角度实现对工程数据的准确测算与保证,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江晖.探讨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J].居舍,2019(29):170.
        [2]姚健.建筑工程测量对工程质量的效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9):248.
        [3]刘思铭.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放线误差控制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78-79.
        [4]徐小兵.浅谈建筑工程测量测绘应注意的问题[J].门窗,2019(17):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