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兴群
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工业技术还是农业生产都获得了进步和发展,具体关于农业方面的技术创新,无公害葡萄种植属于一种,实际进行无公害葡萄种植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农业气象条件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这样也才能使得葡萄种植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无公害葡萄种植;农业气象条件;栽培技术
一、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
1、温度因素。在葡萄生长与发育过程中,季节气候对其影响很大,属于喜温作物,其对气候因素也十分敏感,根据山东地区葡萄7至9月成熟的生长特性,积温应满足≥10。其中,葡萄植株发芽期需要10℃至15℃左右,葡萄藤蔓生长需要28℃至30℃左右,葡萄开花期温度应控制在15℃左右,葡萄成熟期时,温度应保證在16℃至17℃。
2、光能因素。葡萄是一种属喜光植物,对光能反应比较敏感,在阳光充足照射下能实现很好的光合效能,促进植株花芽分化与营养物质的积累,山东省临沂市日照率达35%至45%,良好的光合作用,可使葡萄叶片深绿、叶片厚实,形成优良的花芽,提高葡萄苗的生长势,成活率较高,这样可以确保葡萄后期生殖生长转化的自然、顺利,质量、产量的提高。
3、水分因素。葡萄植株的嫩芽正常萌发、抽枝、花序原始体的分化,都离不开对水的依赖,降雨、灌溉在葡萄无公害种植中,非常关键。葡萄花期,若天气阴暗潮湿,会影响葡萄花苗正常传粉和受精,减少果实数量,降低果实质量。葡萄成长与膨大期,水分过多、过少对果实质量与产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潮湿低洼的环境会引发细菌、病虫害的发生,若水分减少,植株会因为缺水而减弱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降低葡萄甜度,变酸。
二、无公害葡萄的栽培技术
1、概念分析。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类农产品的质量及产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无公害葡萄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在良种种植、合理品种结构、苗期与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遵照葡萄标准化生产流程,开展优势区域种植,实现良种种植、标准化生产,以气候区划、生态区划为基础,禁止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应用,将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提倡无污染、安全、自然、生态的防治方法。
2、选建。葡萄种植园地的选建,首先需要通过对空气质量、水源质量和土壤质量的检测。光照时间应大于2000个小时,并没有严重的霜冻等自然灾害,此外,要重视葡萄园的土壤改良,做到土质疏松、有一定透气性,以此提高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比较大,pH值保证在5至8。此外,园地要远离工厂和交通干道,避免地势低洼,以便于园间积水及时排出。
3、种植与管理
(1)品种选择。选择市场需求量高的品种,结合山东地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选择品种时应考虑成熟期早、果粒大、色泽鲜艳、外形美观、产量高、有一定抗病抗虫性的优质品种。例如:新巨藤、特早美指、早黑玫瑰、早夏无核、红巴拉多、黑巴拉多、黑珍珠、金手指,大粒玫瑰香、泽香、泽山一号、克伦生无核、弗雷无核、冰美人等品种。
(2)定植。春季里,选择芽眼饱满、接口愈合较好的优质苗木种植,种植前,修剪已经干掉的枝、条、稍,将修剪过的枝条切口浸泡在生根水里,泡30至40分钟即可,防止接口处感染,促进植株的生长,保证存活的几率。综合考虑种植园地的土壤肥力、水分以及苗木的品种等各种因素,种植密度为220株/667m2,深度30cm,洒施1kg左右的腐熟有机肥,以促进葡萄苗的生长。
(3)田间管理
①施肥。定植前。对定植穴的施有机肥,为葡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定植后。每两周施加有机肥料一次,或对枝条喷洒磷酸二氢钾、压绿肥,促进葡萄枝条茂盛、健壮。为确定葡萄的无公害性,所施肥料不能是国家禁用的高毒、有化学残留的肥料。
②浇水。
开花前7天左右,若降雨量较小、墒情不良时,应及时浇水,促进葡萄枝蔓顺发芽,可起到延长花期,增加葡萄产量;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很大,合理规划浇水的频率和分量,保证葡萄色泽鲜艳,皮薄肉厚,长得又快又好。
(4)架面管理。葡萄枝蔓柔软,需要搭架,栽培葡萄主要以篱架和棚架为主。在葡萄树种植当年,新叶展开后,把细弱、多余新枝、副苗去除,选择长度适宜的幼苗绑到葡萄架上,调节生长和结果关系,使树体营养、水分、光照条件更合理,为主苗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空间。
三、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
葡萄生长适应性强,而且果实甜美,富含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具有良好的抗衰老疗效,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越来越普及,葡萄种植面积以及葡萄的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病虫害问题也为无公害葡萄的生产带来很多麻烦。
1.葡萄炭疽病的防治
葡萄炭疽病主要是分生孢子以及菌丝在葡萄树组织中过冬,从皮孔、气孔、伤口侵入到葡萄组织内部,一般在病菌侵入20天左右发病。葡萄被感染地方出现褐色小斑点,并且逐渐扩大凹陷,病斑上出现圆形波纹,并且排列出整齐的黑点,如果不及时治理,病斑可以扩散到整个果园。
防治措施:再出现葡萄炭疽病之后要及时将病株清除,减少细菌源,在远离果园的位置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在四月到五月期间,每隔两周时间对葡萄树进行喷药防治,可喷80%浓度的炭疽福美溶液700-800倍稀释液,或者50%浓度的百菌清600-700倍稀释液。在萌芽成熟期喷洒0.3%五氯酚钠溶液进行防治,针对发病株可以喷洒150倍富美砷或者100倍退菌特作为炭疽病铲除剂。
2.葡萄白腐病的防治
葡萄白腐病主要是在果梗上出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发病位置腐烂变为褐色,整个果粒都将迅速腐烂,在发病后期葡萄表面产生灰白色分生袍子,感染病菌的葡萄容易出现干缩呈现出褐色或者灰白色僵果,而且枝蔓表皮一圈都会出现白色袍子,表皮与树枝脱离,上部枝蔓大面积死亡,最后整个葡萄树都将死亡。
防治措施:在发现有染病葡萄树,要将染病枝蔓、病叶及时清除,并及时进行整枝工作,抬高结果部位,并及时除草,注意排水工作。可用100倍百菌清溶液、退菌特800溶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700倍液、70%托布津700倍液每两周喷洒一次进行防治。
3.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葡萄霜霉病主要发病部位在叶片、枝梢、果柄、幼果等等,在叶片发病之后,会出现半透明黄色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变成淡绿色或者黄褐色病斑,病斑的形状一般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多个病斑连接可形成大斑,病斑背面变成灰白色霜状霉层。在葡萄树染病后会导致病斑外侧树叶干枯脱落或者整片脱落。
防治措施:降低葡萄霉霜病发病率可以通过降低园内的湿度和水分,将落叶及时清除出去以减少病院,但这样不能彻底根治葡萄霉霜病,所以要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比如25%瑞毒霉或国产甲霜灵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用40%乙磷铝300倍液、90%乙磷铝5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两周喷洒一次,另外在根底施加端霉素也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治。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葡萄种植在水果种植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公害葡萄种植发展前景广阔,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因此,应严格遵循葡萄种植无公害生产,结合当地农业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提高无公害葡萄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安全化、高效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进.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01):83+85.
[2]李应桃,刘佳,胡永松,蒋基勇.试论毕节市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157.
[3]李青春.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与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2016(06):26-27.
[4]张艳丽,邵则夏.云南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J].西部林业科学,2010,39(03):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