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0期   作者:罗尧文
[导读] 水利工程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此类工程施工过程中
        罗尧文
        身份证号码:45092419860925****
        摘要:水利工程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此类工程施工过程中,任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存在的不良地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不良地基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不良地基
        不良地基主要指由于自然原因而存在缺陷的地基,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益产生较大程度上的不良影响,容易引起水力滑坡、基础渗漏、地基不匀等问题,并且进一步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不良地基进行处理,从而保障工程可以如期开展,顺利竣工。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不良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公益性事业,一方面可以调节流量,减小旱涝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航发电,满足水运和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而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型基础性设施,整体构造较为复杂,而且各部分的关联性都极为密切,因此,做好不良地基的处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同时提升水利水电建设的管理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不良地基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压缩性土混合组成,其基础深陷量不均或者基础深陷量过大,并且岩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较差,同时,岩土层承载能力不均也会引起不良地基出现,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不良地基的危害性,采取措施解决不良地基。施工方在处理不良地基的同时,还需要完善工程施工体系,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标准和施工操作,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能够真正利国利民。
2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处理分析
2.1软土地基的处理分析
        软土地基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壤组成,因此,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并且不同区域的岩土层承载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受到较大的压力,软土层就会出现软塑和流塑的情况,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产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此外,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排水出路不良,如果外部压力持续增加,软土层的抗剪强度会进一步下降。此外,软土层的透水性能不良,而且由于软土层主要由淤泥和淤泥质土组成,因此,软土层本身的含水量较高,上述因素综合导致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差,而且稳定性较差,对地面的建筑工程造成较大的威胁。
        针对软土地基的组成以及性质,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排水,一般采取排水固结法,使得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的软土层变得相对稳固,并且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操作,如果软土地基的厚度较小,则可以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填充材料,同时填充材料的耐久度和稳定性要符合要求,此外,填充材料的含水量要相对较低。在完成换土操作之后,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以此加快软土层的固结速度。为了提升软土层中的水泥与土体的结合度,可以选择旋喷机对软土层进行旋喷,从而提升软土层的密度,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再次渗水的问题。在最后的操作之中,可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或者灌浆处理,从而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2.2淤泥质土的处理分析
        与软土地基不同的是,淤泥质土形成的不良地基只有一种土壤成分,因此,处理起来相对简单。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位于河流附近,尤其是大江大河附近,因此,在这种水域范围较大的区域内,容易存在年份较久的淤泥质层,而且此类淤泥质层的厚度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严重者可能导致工程坍塌。由于淤泥质层的含水量较高,因此,该种地基的抗压能力就相对降低,并且淤泥的流动性强而且稳定性差,因此,这就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防渗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对淤泥质层地基的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稳定性强、防渗性能强的材料进行替换,进而采取砂垫层排水的方式,通过挤压淤泥的方式进行排水,降低淤泥质层的含水量。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淤泥质层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覆盖范围较大,需要处理的不良地基的种类多样,则需要采取混合方法,提高淤泥质层的处理效果,从而为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2.3强透水层的处理分析
        强透水层指的是由于地基内部含有大量的砾石或者碎石,导致地基的透水性较强,这就导致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分流失的问题,进而引起管涌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强透水层,需要进行防渗处理,可以使用回填粘土或者混凝土修建防渗墙,或者利用高压喷射灌浆的方式修剪防渗墙,此外,可以选择粘土及水泥帷幕灌浆,或者将强透水层挖开,将其中的砾石、卵石和基砂挖开,进而用粘土和混凝土回填构筑防渗墙。在处理强透水层的过程中,由于强透水层的透水性各有不同,因此,在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从而提升处理效果。
2.4坝基涌泉的处理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修筑期间,如果坝基岩出现裂缝问题,或者坝基岩的土层较为松散,则在外力加压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岩层内的水大量涌出,并且进入基坑,形成坝基涌泉的问题。坝基涌泉不但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可能增大土层的流动性,使得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都降低,进而导致坝体的稳定性下降。
        在处理坝基涌泉的过程中,大多数采取填筑的处理方法,首先需要进行防渗处理,按照实际情况设置防渗体,需要用碎石对基岩进行填筑,先填筑较细的碎石,而后填筑块头相对较大的碎石,确保填筑的碎石密度与渗水处的碎石密度相符合。如果坝基涌泉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进行事先引流,等到符合填筑条件之后进行填筑施工。此外,施工方可以在坝基涌泉的涌泉出口设置单向逆止阀门,从而避免坝基泉水渗漏过多。
2.5深层覆盖的处理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如果地基之中有较多的砾石层、碎石层或者泥石堆积的情况,往往会导致身覆盖层出现土质松软的问题,并且产生较大的空隙和较强的渗透性,并且如果外部压力过大,还会导致深覆盖层出现变形问题,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渗漏。此外,深覆盖层往往和软土地基混合出现,因此,加大了处理的难度,并且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性,而且深覆盖层的特点之一就是深,因此难以全部挖除之后进行回填。针对深覆盖层问题,主要采取摩擦桩基方法进行处理,或者修筑防渗墙,同时可以利用防渗帷幕的方法防止渗漏。此外,还可以采取灌浆法使得碎石成为整体,并且夯实覆盖层,从而提升其地基承载能力。
3小结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地基的情况,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地基情况进行精确考察,并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从而解决地基问题,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夏文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10):296.
[2]邓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2531.
[3]王龙.探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处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3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