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刘悠
[导读] 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质量,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多学
        刘悠
        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 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质量,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的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质量。利用电力工程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采集、能源转化、清洁能源接入等功能,同时改善传统电力系统的不足,提高了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智能电网为我国电网建设发展指明道路,而解决实际问题,如负载过大、监控调度等存在的问题,需要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去解决。未来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制定会推动智能电网的二次升级。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国家电网发布《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后,又发布了《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两个子规划。智能电网建设作为重要的国家电网发展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分成完成,今年是智能化电网的收官之年。回顾智能电网的建设之路,电力工程技术一直担当着技术基础。本文从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来剖析电力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应用方向。
一、智能电网建设内涵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作“电网2.0”,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高度集成、高速高质量通信、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继而实现了电网运行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良好的经济性、环境友好型以及安全性的目标。具体到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根据海南公布的《海南智能电网2019-2021年建设方案》,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涉及以下几大领域,分别是清洁能源、安全高效输配电、多元互动用电、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建设、高质量监控调度平台搭建、高集成共享信息平台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因此智能电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仅涉及某个专业领域,而是多个领域协同作用,不仅仅有技术问题,还有管理问题。电力工程技术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包括电力电路规划、涉及、电力工程建筑建设、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研发、电路维护检修、电网调度与管理等等方面。因此智能电网建设离不开电力工程技术。
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现状
2.1 电力工程技术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应用
        清洁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能源在转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在获取清洁能源的基础之上,如何将清洁能源接入到电网之中。清洁能源机组容量小,灵活性强,分布较为分散的特点,将清洁能源接入到电网之中,难点是分布式的清洁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配电网结构会发生改变,相应的继电保护也会受到影响,王智琦,冷月,吴倩红(2015)研究了风电入网问题,通过需求响应技术方法,提出了供电套餐方法,接入电网系统之中。除此之外,通过微网技术,可以通过主隔离开关切断与大电网之间的联系,微网进入孤开关切断与大电网之间的联系.微网进入孤立运行状态。如果分布式电源电量不能满足需求,可以断开,停止对非重要负荷供电,保证对重要负荷的供电要求。当故障解除之后,主隔离开关重新合上,微网重新恢复和主电网同步运行,保证系统平稳地 恢复到并网运行状态。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微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实现交流输电的灵活控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为了实现能源鼓励,必须结合电力工程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技术,采用灵活的交流输电技术,实现对电网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促进电网的稳定运行。
2.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转换器通常由一些可以关闭的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具有很高的经济性能,可以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具体应用可以通过控制变流器来实现整流或逆变。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长距离或短距离的直流输电项目,其应用趋势将在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项目中继续发展。
2.4在传输过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传输应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以确保电力工程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有效发挥作用和作用。工程技术学。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广泛应用于输电工程中。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功耗,提高供电质量。其中,无功补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压输配电线路,特别是在农业领域。
2.5 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的实际运行中,无线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控制电路,最关键的技术是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网络拓扑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控制路由协议,并为网络生存期提供保证。另外,受无线传感器产生的电磁波的影响,智能电网中的所有节点都采用大功率通信,因此每个节点的干扰程度将越来越严重,通信效率也将降低,能源节点之间的消耗将导致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网络拓扑控制技术来解决。但是智能电网中每个节点的功率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网络的覆盖范围。
2.6 电力技术在电网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第一,电力通信技术在配电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集成度和兼容性。第二,动力转换领域。智能变电站是电网的主要控制对象,其中将安装数据监视设施。智能变电站可以以智能联网设备和信息平台为基础,将监控数据实时传输到集中控制中心,并接受智能变电站的指示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可靠的运行。整个电网。第三,输配电方面,中国有关电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监测现状和输电能力,以确保稳定的输电。例如,在监视传输线时,可以通过相应的通信模式监视电网,基本终端的实际运行。
2.7 终端控制环节
        过去,用户只能根据电表的数量来确定用电量,准确度低,功能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需求。智能电网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功能和更高的电量计量服务精度。它不仅使用了精确的数据计量设备,而且确保了用户的电表更加稳定,甚至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每个家庭的用电量信息。此外,随着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先进协同应用,电力调度的管理功能也趋于自动化,从而避免了过去因供电不平衡而影响用户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并且提高电能利用率。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这是保证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它也可以造福人类,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质量,电力工程是一种多学科交叉技术,智能电网是电网的运行状态,利用电力工程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采集、能源转化、清洁能源接入等功能;
        2)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电力系统的不足,提高了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3)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关系是智能电网是发展方向,电力工程技术是实现手段,智能电网为我国电网建设发展指明道路,而解决实际问题,如负载过大、监控调度等存在的问题,需要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去解决;
        4)电力工程技术基本覆盖了智能电网的各个平台体系建设之中,未来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制定会推动智能电网的二次升级。
参考文献
[1] 王智琦, 冷月, 吴倩红. 清洁能源接入的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综述[J]. 电源技术, 2015, 39(008):1798-1800.
[2] 张玲, 王伟, 盛银波. 基于清洁能源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 25(001):40-43.
[3] 刘观起, 曹扬. 分布式发电并联接入微网的控制技术研究综述[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05):46-52.
[4] 季阳, 艾芊, 解大. 基于智能电网的清洁能源并网技术[J]. 低压电器, 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