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8期   作者: 陆艳艳
[导读] 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
        陆艳艳    
        身份证号:33050119901108****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公有制实践的最直接要素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我国已经被全面推进。应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将企业内部纪律进行强化,提高政治立场及政治意识,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科学化建设水平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问题;对策
        引言:
        从国企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强落实基层纪检组织监督责任,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平稳运行,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探索有效的纪检监察工作措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总结出如何有效履行监督责任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1 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
        从国有企业取得的工作成效来说,这和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有着紧密关系。但是就当前国企管理现状来说,仍存在着“微腐败”以及“雁过拔毛”等现象,对企业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基层纪检监督工作,积极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作用,履行相关职责,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打造高素质队伍,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1.1 执纪问责作用
        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执纪问责是监督的延伸,对于严明党的纪律,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有着重要意义。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惩处违规违纪问题,既维护了党的纪律,又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严肃问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督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合理利用执纪问责这把利剑,有利于维护国有企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2 教育作用
        党风廉政教育是纪检监察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可以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到廉洁从业、秉公用权。教育能够传播反腐倡廉正能量,这种能量是党员干部积极向上、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实现干部清正、企业清廉、政治清明的内在动力。教育可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道德上的纯洁性,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围,减少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
        1.3 监督作用
        监督经营活动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监督活动,能够早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促进企业廉洁规范运行。通过效能监察活动,发现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补齐“短板”,提升效能;通过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加强党风廉政审查,规范企业选人用人;通过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检查,验证防控措施有效性,强化防控实效。这些监督职能的发挥,保障了企业沿着规范高效的轨道运行。
        2 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体制
        我国国有企业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实际工作中,我国很多企业领导在制定制度中存在较大漏洞,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形式主义制度现象较为严重。制度建设之间没有结合群众,并没有对各级职工干部实际工作情况及诉求进行全面了解,使得建立成的制度缺乏较为真实全面的认识。制度被当作一种形象工程,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制度形成之后,并没有结合职工群众,运行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监督,并未赋予相关监督部门权力。制度执行阶段部分人员总是利用制度漏洞满足自身利益,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2.2 业务能力不强
        纪检监察工作的专业性强,涉及的领域广,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有的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主营业务,控制经营成本,在分配人力资源时,往往减少纪检监察从业人员的配置;有的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存在照顾性、安置性配备人员的现象;有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队伍理论业务水平与承担的职责不相称,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
        2.3 纪律教育欠缺
        从当前纪检监督工作实际来说,对党员干部采取的是日常监督方法,缺少工作外的监督。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依据工作任务进行安排,容易导致监督力度不均匀,缺乏治本手段,开展的各项纪检监察工作很难对违规者以及违规边缘者起到监督作用。究其原因,缺乏有针对性地纪律教育,教育渠道以及方法单一是其问题所在。
        3 解决国有企业纪检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稳定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纪检监察人员工作水平
        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纪检监察队伍才能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基于新常态发展要求: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积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纪检队伍。例如国有企业要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引进专业化的纪检监察人才,改变基层纪检监察岗位常常由党建干部兼职的现象。另一方面纪检监察人员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人员要硬在思想、作风、能力、监管、纪律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强化“四个意识”,带头遵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始终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深学笃用新思想,担当起党章赋予的神圣使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2 完善法律法规与制度
        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了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调研活动,整合各种意见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在最大限度上通过法律形式对机构设置、工作方法以及监督主体等进行明确,并详细规定纪检监察工作的范围、领域、职责以及职权等,为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展开提供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展开工作时更具备底气,才能将纪检监察工作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纪检监察制度。
        3.3 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企业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首先应将队伍政治思想建设起来,成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纪检监察队伍,为整个纪检监察工作提供较为坚实的队伍保证。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进行工作,不断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将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实践锻炼,鼓励干部下基层,在实践中经历考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及严要求,保证纪检监察干部能够自觉遵纪守法,起到带头作用,做廉洁自律的标兵。
        4结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必须明确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完善和优化措施。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较为重点的内容,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到位非常具有现实性意义,必须开展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精神指引,不断加强监督力度,为我国国有企业提供较为有效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宫俊.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工作能力优化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04):158-159.
        [2]范秀媛.浅谈如何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运用好“监督”利器[J].河北企业,2019(02):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