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恩逸 朱毅娜
陕西庄森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水土保持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从新农村建设和水土保持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关系;作用;解决对策
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土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治水土流失现象,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从环境、设施、房舍、农民、风尚五个方面出发,发展繁荣、富裕、民主、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以下结合实践进行相关探讨。
1.新农村建设与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也由此可看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遵循生态优先的经济发展理念,不仅要发展生态经济,也要狠抓生态治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同时要着力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着重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同,提高污染防治的力度,从而构建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而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问题较突出,主要因为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造成,这也使得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抓实生态治理,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并积极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长效综合管护,从而打造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水土保持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1991年,我国颁布了《水土保持法》;1993年,将水土保持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千年,将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2]。具体来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如下:
2.1 推动农村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推动农村健康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要求农、林、牧、副各个领域均采取措施,在统一的规划、领导、管理下,实现全面发展。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水土保持是一味有效的药方,能拓展农村的经济空间,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最终推动农村健康发展。
2.2 提高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三农问题,其中增加收入是农民最为关心的事情,水土保持在这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培育经济林,还是发展林果业,亦或是水保产业,均是水土保持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途径。从长远角度来看,水土保持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能保护绿水青山不受破坏,继而反作用于经济社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3 改善村容村貌
文明整洁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的目标,也是农村社会进入现代化的标志。水土保持工作中,将改土治水和建家建园相结合,是对山水田园进行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3]。例如:建设高标准农田,对荒山进行绿化,实施村村通工程,进行改厨改厕等,创建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农村容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3.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3.1 存在问题
第一,管理制度缺失。从法律层面看,除了《水土保持法》以外,其他配套的管理制度不足,体现在:①对于破坏生态环境,引起水土流失现象的行为,界限规定模糊,处罚力度小,不利于遏制这种不良行为。②水土保持法在应用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环境差异大,管理相对混乱,容易出现一刀切或流于形式的情况。好在2011年起,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施行,各层面的配套法规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度缺失带来的矛盾。
第二,资金投入不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投入不够,成为影响工作进展的重要原因。①农村水土保持工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缺少社会资本的投入,工作开展顾虑较多。②水土流失现象多样化,国家投入的资金数量有限,难以面面俱到,实际工作中治理方式单一,好的工作计划难以落到实地。
第三,生态意识薄弱。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感,宁愿耕地荒废,也不愿流转使用权。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农民对水土资源缺乏保护意识,不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再加上宣传工作不到位,甚至部分村民存在抵触心理,认为水土治理、生产建设是影响农村风水的行为。
3.2 解决对策
第一,创新工作理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要创新工作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分析农村现状和建设要求,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融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各种治理方案要出具可行性报告,尤其是对村落、宅基等用地,进行科学安排,严格执行水土保持的技术规范标准。对小流域进行规划时,遵循集中使用、用途不变的原则,处理好和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的关系。
第二,健全管理制度。以《水土保持法》等现有的法律和政策为准,结合农村地区的地质、人文环境,制定适宜的配套制度[4]。要求国土资源、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利用制度措施约束人的行为,预防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
第三,增加资金投入。水土保持工作中,为了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开源,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其中,例如企业赞助、农民捐款等。另一方面要节流,针对资金的使用,编制科学的计划方案,并且严格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支出落到实处。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要想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理念。例如,使用宣传栏、广播宣传水土保持知识,为农民讲解水土治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水土保持工作[5]。另外要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对于环境保护的人员,提供资金方面的奖励,发挥出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实施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案,常见如:①蓄水灌溉,建设蓄水池、引水沟、截水沟等,改善小流域灌溉条件,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②耕作便道,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完善田间路网。③封育治理,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成材林、疏幼林,采用封山育林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土流失会影响经济发展。开闸水土保持工作,能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文章指出水土保持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希望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英梅.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5):40-41.
[2]王平乐,王素芳,李飞,等.做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助力建设新农村[J].统计与管理,2016,(12):152-153.
[3]宁琪,张隆,刘小明.水土保持在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8,(10):61-62.
[4]刘俏.对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及应对措施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4091.
[5]郑瀚天.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