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控的重要性及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冯春菊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生活的空间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

        冯春菊
        四川省川力水利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生活的空间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需要市政工程项目继续大型化与复杂化的转向。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些施工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工业原料拌制导致的粉尘污染等等,这些问题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政府与施工方在实践过程中更应当结合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积极优化管理结构与方式,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尽可能地降低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与生活坏境的破坏。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控;重要性;有效路径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工作要求,对于市政工程质量而言也是如此,需要将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保证质量管理的效果。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体施工过程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所以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针对现场管理工作编制一套全面的市政工程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整体的质量,还可以提升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实力,从而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使得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2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加强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利益增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在现阶段的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现场管理不到位、管理意识缺乏、现场材料堆积无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的高效进行,也给后期的使用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并且长此以往,许多员工也容易产生消极和懈怠的心理,进而给整体的施工效率带来不利影响。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为此,要求市政工程企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增长目标。
        2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在市政建设中开展现场管理,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原则。首先,是市政建设的现场管理,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注重工程的经济效益,要避免在对市政建设的进度以及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忽视了工程效益的实现,导致建设成本严重超过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在保证市政建设质量以及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对市政建设的成本展开控制,提升现场管理的科学化。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从而避免经济方面的损失。其次,是在市政建设的实际管理中,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对现场展开科学管理,保证在施工管理中,各类的施工操作都是符合相关规范以及标准的,对各类的资源展开综合利用,合理设置施工流程。最后,是标准化管理,主要是为了对施工建设的各方面操作进行协调,避免施工操作的随意性,让施工过程更加规范以及标准,从而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
        3市政建设现场管理的强化对策
        3.1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结合市政建设现场管理的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补充,这样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有序。有效管理是需要建立在完善制度基础上的,要结合市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周到的施工管理制度,这样保证施工操作以及管理手段可以有序开展,让市政建设的现场管理取得不错的效果。


        3.2健全市政施工监管团队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起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监管梯队,同时,工艺技术负责人辅助负责人完成施工与质量监管的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施工监管队伍。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不仅要了解市政工程的更施工环节,同时,也要对相关的施工作业流程有所了解,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除此之外,市政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的掌握和推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技术,确保熟练掌握作业流程,自身要成为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实践者。通过这样系统完善的监管队伍,在施工做出中根据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管理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
        3.3有效管理施工材料
        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根据调查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施工材料的选购,这个比率甚至高达70%,这足够说明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重大含义。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可以直接反映工程企业的成本和实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许多调查显示,会出现施工问题的工程企业往往是由于施工材料质量的原因,所以,不但要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同时在施工现场,材料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储存也是重中之重。综上所述,施工材料的管理要求相关人员详细记录使用情况,材料的出入必须经过登记流程,以此加强施工材料管理的可控性和规范性。
        3.4贯彻落实建筑工程施工设备管理
        在目前我国的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归结于施工机械设备的不规范使用。这些机械设备运用时间是有一定的寿命的,然而施工人员运用设备不够规范是由于建筑企业内部关于该机械设备的档案不够完整。机械设备的档案内容包含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养护方法、操作方法、运用强度要求、设备等级以及维护拆修手段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均限制了施工设备的使用,规范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规避施工安全问题。但是,目前许多工程企业没有对这些设备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和归档,那么针对以上问题,加强施工设备管理的效率便是重中之重。在企业引进一台全新的机械设备时,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编写完善的设备档案,其中包括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以及产品合格证、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养护记录、改造运行问题乃至做好定期维修记录、生产安全问题的记录与隐患排查问题以及机械运转的次数以及使用方法。
        3.5强化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控是整个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单位的命脉所在。在质量管控环节一般从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两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来说,建筑材料方面:建筑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元素,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及时的指出,严禁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为市政工程的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其次,施工作业过程方面:除了基本的建筑材料影响之外,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化流程和人员专业素质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不断渗透质量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规范化施工,不得为了缩短工期擅自更改施工工艺。与此同时,加强现场负责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好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4结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处于持续推进的上升状态,人们愈发意识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施工方,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的社会各方都需要努力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合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与效益,促进城市和国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茂龙.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策略的运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9(26):160-161.
        [2]王玉岭.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9,38(33):35-36.
        [3]彭义凤.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9(5):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