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测量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石浩歌
[导读] 摘要:在对公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路基施工的测量方法,并对现代测绘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在对公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路基施工的测量方法,并对现代测绘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代测绘技术在路基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以期为路基施工测量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路基施工;  路基测量; 实例分析;
        近些年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需求逐年加大,其中新建和改扩建道路不断增加,而施工测量技术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传统的施工测量技术通常是在国家等级控制点基础上,对导线网以及测边网、行业边角网等方法进行测量,其存在耗时长、精度低及测量费用高等缺陷。同时,仅凭借传统道路测绘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高质量道路建设的需求。
        目前,我国科技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以遥感卫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为主的测绘工程技术,为我国工程测量方式的转变奠定了相应的技术基础。为此,将现代测绘技术应用到路基施工测量中便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
        1 路基工程测量
        1.1 路基施工的主要工作
        根据施工规定,路基施工先要进行中线测量放样,然后对道路断面进行测绘,最后求解填筑高程。路基工程的测量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中桩测绘放样。在对中桩进行测绘放样时,要根据测量和水准的控制点,结合设计的坐标和曲线要素,采用相应的测绘设备放样标定中桩位置,对导线点要进行测量并核定。
        2)复测线路高程。该过程主要完成对水准点高程的复测以及横断面的相关测绘工作。
        3)路基放样。通常主要是对坡脚、坡顶和边沟进行测量,保证放样作业。此时应注意标定边桩后要在近坡放线,同时要考虑预压与沉落度等因素。此外,在路基施工作业时,损伤控制点及土石方标识应及时测绘标定。
        1.2 路基施工的测量方法
        1)复核图纸和曲线要素,确定结果无误后,根据设计规范计算出相应的中心坐标。计算资料一般分2组进行,计算结果对比无误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据。
        2)根据坐标法配合计算器,对路基左(右)开挖(填)边线桩及该点标高进行准确放样,检查设计图纸上的开挖边线和地界是否足够,放出实际的开挖(填)边线桩,并在桩顶进行标记。
        3)对于填(挖)方原地面线与设计图纸出入较大的地段,需及时将变更的测量数据上报工程部门。在高边坡路基第一个台阶挖成后,采用全站仪检查位置、高度和宽度是否正确,并依地形特点对下一个开挖边线的桩点位置进行放样。
        4)地面开挖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土石变化处的标高及该点至中桩的距离,以便为验工计价和竣工结算提供依据。
        5)在完成放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填高地段,挖掘机每换一个座基(2~5 m),都要放出该挖方的坡脚位置,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并放样线桩开挖点,测定其标高,以求达到下一道开挖坡度要求。
        2 现代测绘技术
        目前测绘技术发展迅速,其全站仪、水准仪和GNSS等现代化测绘设备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且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快速地传输到总站进行存储和后处理。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可以发挥连接信息、定位功能,基于电子数据的查询和检索操作也较为简便,而现代测绘技术设备对于跨区域的测量可以实现无缝传输覆盖,显著提高了施工测量的精准度与衔接性。为此,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充分满足道路建设的高精度测量需求,其作业时间短、操作简便的优点,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是测绘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2.1 现代测绘技术手段
        2.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根据红外线和目标反射的原理,利用传感器感知对象的尺寸,并将其转化为数据信息,最后将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转化和处理,从而形成相应的图形信息,以此帮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当前的工程表面。遥感技术作为工程测绘的重要技术,它可以对所获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由于遥感技术基于电磁波,所以获取信息时间极为短暂,在相关工作领域里应用极为广泛。在公路测绘中,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可以迅速清晰地探测出地质结构,很多地下水流就可用遥感技术进行勘测。
        2.1.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据的信息是当前地理位置的三维信息,包括当前定位、成像等多项数据。地理信息技术基于计算机系统,从而科学有效地对地球表层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同时将相关数据信息传输回信息中心,后期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使用的数据进行运算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对公路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质资料数据库,方便地质探测人员进行相关工作,从而制定出明确高效的设计方案。
        2.1.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包括卫星、用户系统和地面综合监控系统等部分。该系统主要用于对目标的精准定位。该系统可以全天候进行工作,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三维导航。全球定位系统作为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世界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道路建设领域的应用率也逐年升高。
        2.2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
        2.2.1 测绘控制网的应用
        测绘控制网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其测绘精确性对测绘工作的质量具有实质性影响。实际工作中,控制网的精度并非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具体工程进行选取。在控制网中,测绘参照点也就是一级控制网,其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一级控制网中的坐标位置要绝对保证其精度。传统工程控制网一般只能在小规模的测绘工作中适用,在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小规模的测绘工作数量较少,传统的边角法难以满足实际的测绘需求。然而,现代测绘技术不仅可以在小范围内的测绘场景中使用,在大范围内的测绘中也能保持很高的精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GPS控制网的控制点选择受限较小,且定位精度高,其成本比边角法低。在实际的工程测绘中,GPS技术一般都具备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可以将精度保证在毫米级,具有很高的精度。相比传统测绘方法,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面观测中心与用户端之间的通讯问题,同时测绘的地点选择受限很小,可以显著提高测绘精度,降低测绘成本。
        2.2.2 图根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在图根测量中应用也较为广泛,主要是利用GPS接收器获取信号,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接收到信号的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卫星和接收器的坐标可以获取各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信息,最终可以达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
        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准备4台以上的接收设备,为了保证精度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观测时,接受到的数据间隔尽量满足20 s记录一次的频率,观测角保持在16°以上,观测极限的模糊倍率一般要大于1.5。通过每一次的精确测量,可以实现图根测量的科学合理性,保证测绘的精度。
        3结语
        随着道路施工和测绘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测绘的精度也随之提高。加强现代测绘技术在道路勘探、施工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路基施工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而路基施工阶段对整个工程的开展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采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即通过运用CORS、全站仪与电子水准仪等精密设备进行道路施工测绘工作,从而保证路基施工作业的准确高效性,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代测绘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充分显示了在实际道路施工测量中的实用性与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朱金玉.GPS与传统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5(1):125-126.
        [2]李长松.矿山工程测量中的现代测绘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9(28):130.
        [3]金波.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1):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