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在各省市经济发展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状况对相应省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密切相关。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其质量的高低对整个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及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路基施工环节包括的施工内容复杂程度较高,因此需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施工中最基本的施工环节,人们对市政道路质量的重视程度增加,这就对路基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施工时,极易被施工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影响,受到破坏、侵袭,鉴于此,路基施工应当保证其质量满足较高强度、稳定性的基本要求[1]。
1 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市政道路路基部分的施工,是指通过开挖、填筑等方式修筑能够支撑轨道的稳定性结构,路基施工通常也被称为线路下部结构的施工。线路的修筑包括路基修筑、隧道修筑、桥梁修筑,三者相连即可构筑出一条线路[2]。路堑、路堤是路基的两种形式,与施工地点的实际地形相关,路堑俗称挖方,而路堤俗称填方。路基施工时选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土石类散体,并且属于土工结构。路基作为线路下部结构,容易受到自然变化,包括地震、气候、降雨、水、地质在内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常常会对路基产生破坏与侵袭的作用[3]。除此之外,路基上方过往行驶的车辆也会对路基产生碾压作用,因此必须保障路基质量,确保其拥有高耐久性、高稳定性、高坚固性。
1.1 强度
路基强度主要是指路基不会因受力而产生较大的形变。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提前考察施工场所的实际地理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适宜的路基填筑、开挖计划。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施工工作进度及质量,确保路基强度,同时提高对路基稳定性的检测。
1.2 结构稳定性
耐久性、稳定性、坚固性是路基的整个施工过程均需贯彻的基本要求,然而路基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很容易被损坏,为了确保路基满足三项基本要求,应结合可能引起路基受损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路基的结构稳定[4]。路基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基础,道路功能的发挥需要路基的支撑,路基不够坚实,则路面不够坚实,道路安全性、功能性降低。
1.3 水温稳定性
路基是线路下部结构,其强度极易受到地下水与地面水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当处于季节性冰冻地区时,路基的稳定性与水温的联系更加紧密。路基会随着水温的变化产生周期性的冻融,导致路基出现翻浆、冻胀现象,进而降低路基的强度[5]。鉴于此,施工过程中,应保证路基自身应具备一定的水温稳定性,其强度受水温的影响程度有限,做好水温变化预防工作。
2 市政道路中常见的路基质量问题
2.1 橡皮路以及路基结构稳定性问题
橡皮路是因为路基施工前未完全除去路庄表面存在的杂草、树根、泥土、地表水等物体而形成的。存在部分道路路基施工时,未严格遵守路基施工规定,通过内向倾斜的坡台阶式方法进行路基施工,是土体滑坡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2.2 路基强度问题以及路基压实度不足
在路基施工时,存在某些施工单位忽略相应填土作业要求,未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填土操作以及填土材料质量,极易引起路基局部区域形成大块土或者填土厚度过大的现象。当施工现场的降雨量较大时,路基对雨水的排除速度减慢,影响路基强度。路基碾压的压实度对路基质量有明显影响,对路基材料干湿度的准确把控、合理的路基施工方法制定均能给路基压实效果带来有利影响。
3 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3.1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现阶段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多以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通过配套机械间的相互合作,降低劳动强度,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安全的目的。根据道路路基相应的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以及配套的压实设备。
3.2 严格进行施工工序
施工程序是整个道路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保障,包括现场、技术、物质、组织等相应工作的准备。针对盲沟、挡土墙、小桥涵等小型构造物的建设,应保持与路基施工同时进行。监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责,结合施工情况下达相应指令,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指令及施工计划,进行高质量的路基施工操作。
3.3 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路基施工需进行施工测量,包括中线、导线、水准点的测量工作。在测量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施工现场状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监管人员应充分了解不同方案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的与技术人员沟通解决问题,从而保证路基工程的每个环节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3.4 确保路基土方施工质量
在路基施工中,主要通过提前测量开挖地点的中线、边线、水准标,预防路基开挖时出现局部沉陷、土方坍塌、下移、侧移等问题出现;挖方时不宜将挖土机置于沟槽边,不宜在挖方点堆积挖出的土块;路基填筑前,应先清理并压实基底,控制土中的含水率;以分层填筑的方式处理土方路基和沟槽,做好边坡衔接处的排水措施。路基填筑过程中,通过压实方式控制每层厚度,具体厚度根据路堤宽度和相应试验来确定;机械运行的路线制定时需考虑施工限现场所具备的地形地貌,并结合路基断面形状、土方、土量的实际情况;通过洒水车运行、翻晒相关机械运作,保证土内含水量满足条件,利于压路机对路基的碾压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作业计划,能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保障程度。
3.5 小桥涵洞及其余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回填土料,不应选择有机物、淤泥质土含量超过8%的土壤,应选择符合路基建设规范标准的土壤,并进行系列的严格检测试验,避免使用不符合规范的粘性土壤,以保证填方的稳定性及强度;填筑环节中,土壤摊铺应超出路堤宽度0.5m,确保路基边缘压实程度;通过尺测量松土厚度,并利用施工机械进行填筑碾压工作,充分发挥施工机械功能,减轻压实机械工作量。
4 结束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极易受到包括水文、地质等因素在内的自然变化的影响,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实质就是保证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这也要求着施工单位必须拥有较高的施工技术。因此施工单位应提高自身对路基施工的重视程度,严格要求路基施工过程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把控路基施工质量,不断强化自身在路基施工方面的知识素养,深入研究路基施工技术,大幅度提高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南川.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南方农机, 2017, 48(014):134-134.
[2]肖勇. 探讨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22):2209-2209.
[3]郑立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7, 000(004):P.201-201.
[4]潘润芳.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J]. 电子乐园, 2018(2):0283-0283.
[5]梁贻毅. 试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J].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8(24):2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