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工程的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硕雅
[导读] 摘要:作为当前实现城市节能,保障雨污分流的一项工作,市政给排水设计只有按相关的设计规范,对市政给排水进行详细科学的设计,才能进一步保障用户污水得以及时的处理及日常供水的顺利。
        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0
        摘要:作为当前实现城市节能,保障雨污分流的一项工作,市政给排水设计只有按相关的设计规范,对市政给排水进行详细科学的设计,才能进一步保障用户污水得以及时的处理及日常供水的顺利。所以在城市发展之中,市政给排水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发展节点。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管理
        1市政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
        1.1规划不合理
        市政给排水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要充分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降雨情况,因为降雨量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储量,进而影响到城市用水的供给。如果在一个降雨随季节变化的城市进行给排水设计,那么就必须要考虑到雨季多雨和非雨季少雨的问题。如果在丰水季没有对水资源进行适当储备,那么在缺水季节到来之后,城市就必然会面临缺水问题,因此可以在丰水季开展水资源储存工作,例如,可以修建小型的水库储存降水。但目前大多数市政给排水设计都没有对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这就导致在缺水季面临缺水问题。
        1.2设计与应用环境不相符
        市政给排水设计与实际应用环境不相符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给排水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不仅要结合城市所在地区地形地势特点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还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以及相应的城市道路状况,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与城市发展相契合的给排水设计。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之中,很多设计人员会忽视这些方面,脱离实际情况,导致市政给排水设计方案不合理、不科学,出现设计与应用环境不相符的情况。
        1.3污水处理问题
        污水排放和处理是每一个城市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被此所困扰。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等都需要进行处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污水排放系统,可以让污水进行过滤循环,但我国污水处理模式大致相同,为混合处理模式,这个模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污水处理不完全,因为每种污水所含杂质不同,当进行混合处理时,处理的速度较慢,容易使污水处理不及时,而且处理完成之后所含杂质也比较多,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后的质量,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消除污水的二次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周围环境。
        2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管理对策
        2.1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要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相关设计人员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需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合理性。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开始的最初阶段,专业人员需根据设计要求、规模等,进行工程投入资金、运行费用等的合理估算,从多个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此外,对市政给排水设计而言,除了要对各个给排水设计的环节加以质量控制以外,还需要重点关注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污水的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城市的给排水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在整个给排水的设计工作中,涉及的信息流相对较多,这些信息流的种类、数量都相对庞大,为提高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工作中,相关部门需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给排水信息的收集方面,不仅要依赖人工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还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与整合,计算机系统对各类信息的处理更为高效,能够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与质量,从海量的信息中剔除出无关的信息,进而利用剩余的信息来实现给水量、排水量需求等的预测,为给排水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2.2强化市政给水系统的设计
        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单位需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采取必要的强化措施,尤其是要强化给水系统设计,使得在给水系统的运行中,能够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

给水系统的设计方面,必须要以城市的用水量为基础,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在满足基本给水的基础上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参与给水系统设计的相关部门与人员,在设计工作开始的前期阶段,需做好城市的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而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进行给水管道、给水量等的科学设计。当前期调查结束以后,设计人员需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确定给水管道的数量与类型,保障给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2.3改善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
        市政排水系统的设计方面,相关设计人员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设计:(1)深入分析污水处理的综合水平,以此为基础,在设计中充分应用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保障污水处理的有效性,当污水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以后,方可加以排放,减小污水直接排放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2)根据城市污水的类型、污染物情况等,选用最为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保障污水处理的效率与质量。(3)污水排放管道的设置过程中,需考虑市政其他管道,尽量保障排水管道布设的合理性,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使得排水管道的数量、规格等能够满足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要求,发挥排水管道在污水处理方面的重要作用。(4)加强污水井布置,严格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等来进行污水井的布设。城市排水主要是生活排水、工业污水排放、防洪排涝等排水,在一些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强降雨天气下,城市常常会面临排水不畅的问题,城市内涝严重,尤其是临江临河城市、降雨较多的城市,必须要做好防涝排涝设计,一旦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上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尽量保持防涝排涝的合理性,注重外洪与内洪设计,在外洪设计方面,需以预防为主,而在内洪设计上,要以排水与洪水滞蓄为主。外洪主要是对洪堤、水库等的预防设计,而内洪一般是由雨水所造成的,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雨水排除、雨水滞蓄设计,充分考虑城市的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地形地貌、外围水域的潮高等因素。
        2.4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传统的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设计环节的相关计算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这种人工计算的方式使得计算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计算误差,而这种计算误差会影响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市政给排水设计效率与质量,比如,利用BIM技术能够实现相应的管线模拟与综合。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给排水管道设计往往与城市道路建设等是同步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设计人员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意见来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存在边施工边改造的情况。在传统的设计中,主要利用的是人工来进行相应的信息传递的,设计改进也常常是由人工来进行的,存在效率低下、进度缓慢等问题。而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成为的发展趋势,在给排水设计方面,计算机系统、信息技术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使得在设计改进与优化的工作中,人们可以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且双方能够实时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流,使得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更能够有技术的保障,在一些城市,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实现道路建设与给排水管道设计的融合,在此设计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可视化优势,及时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避免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设计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3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及规划工作中,应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科学的分区规划,对给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系统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合理运用合流制和分流制,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琼.提升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8(14):81-82.
        [2]陈思.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18,44(12):177+180.
        [3]施宗昌.提升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思路探索[J].中国住宅设施,2018(10):63-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