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 任燕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任燕
[导读] 摘要:现如今,农业的发展不仅注重质量和效率,更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  562306
        摘要:现如今,农业的发展不仅注重质量和效率,更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许多农业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探索推广农机应用和创新农业新技术的方法,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得我国农业能够快速、稳固地发展。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
        1农机管理与推广应用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开始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就有农机机械的科学管理和农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农机管理和技术的推广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农业机械化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即由原来的人力劳作向机械作业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还解放了劳动力。然而,因为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比较保守,这为农机管理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和管理推广人员应该采取措施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存在的问题
        2.1推广农机技术举步维艰
        据调查,我国使用农机工具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增,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性。但是农机技术的更新换代比较慢,所以导致了新技术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农民对此不甚了解,不能熟练、全面地掌握农机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这就十分不利于农机新技术的推广。
        2.2宣传力度仍需加强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节奏的大多都是学生、年轻人和部分中年人,农民对信息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想要使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实现普遍推广,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所以,目前的推广状况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很多农业部门和相关的农业机构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现阶段,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多下基层农村,开展讲座和相应的知识普及,宣传的内容尽量通俗易懂,便于农民进行学习。
        3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思路
        3.1农机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3.1.1走向全程机械化
        作为刚起步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农机工业的渗透面还不够广、不够全面。当前,首先普及到的多为大宗类粮食作物,而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普及面不广,甚至有无机可用的窘境,更不用说全程机械化那样的奢望。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经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想必适用于各大农作物的农机设备都将问世,同时实现各农艺环节的全程机械化也将再是奢望。
        3.1.2实现科技化、智能化
        传统适用农机具的印象,多是“大”、“笨”、“粗”,行动不方便,难以满足丘陵山地作业。今后,农机新科技的发展,尤其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支持发展,智能化农机装备势必将成为发展新趋势,甚至成为未来发展主导。
        3.2配套硬件设施完善机耕道建设力度
        持续推进农机新技术应用,在基础设施配置方面,尤其应注意机耕道的修建,为新农机具的推广铺平道路,更好服务于农业机械化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适用的农机具推广不到田间,也难以发挥其拥有的潜在价值。为保证机械行走的畅通性、稳定性,针对条件恶劣的山区,机耕道基础设施欠缺的地带,应尝试划拨转款用于机耕道建设,这样能更好服务于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3加大资金投放力度
        农民不能很好地利用农机新技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的缺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改善农民的基础农业补贴,为提供农业管理和技术保证,改善我国农业基金水平也是促进农业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对农业机械新技术的使用不到位,对此乡镇政府应发挥自己的职能,增加银行机构、信贷企业的合作,拓宽资金渠道;同时,将更多新技术操作人员安排在农村最前线,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借助信息化发展平台让农村人民获取更多的信息也是提高新技术应用的有效手段。
        3.4建立完善的推广机构
        仅仅依靠临时派遣的人员进行农机管理与新技术的推广宣传,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为这些人员往往都不够专业。要想推广效果更好、更有效,建立完善的推广机构必不可少,这是农机管理与新技术的推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政府农业部门应当自上而下的在各级设立推广机构,并采用专业的农业工作者对农民进行手把手的教学。这些农业工作者最好是当地人,能更好地熟悉并了解当地的农业环境和地理条件,有较强的亲和力,尽量和当地农民的关系保持融洽,从而有利于丰富农民的农业知识,提升农民的操作能力,使农业推广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
        3.5加强宣传力度
        任何事物的推广,都少不了宣传,如果宣传这一任务不能出色地完成,那么推广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农业推广的首要环节就是做好宣传。基本的宣传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定时开展农机管理与新技术的专题讲座,制定相关的纪律,严格规定到场人数并认真进行检查。采用专业农业人员进行宣讲,内容最好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在开展讲座的过程中,准备一些小礼物或小零食,发放给村民们,或进行一些互动的环节,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不至于让村民们感到枯燥无味;第二,发放有关农机管理与新技术的小册子,确保当地农民人手一份,利用强势手段进行宣传;第三,利用新媒体和软件,定期在农村的某个固定地点播放电影,组织农民观看,可以将电影内容做得生动有趣一些,但要突出农业主题,尽可能地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要积极地应对,并想办法解决,不断地改进、优化宣传方式,尽量做到灵活变通和通俗易懂,使村民接受并理解。
        3.6提升推广服务水平
        新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技术推广应用的质量。对此,务必加强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专业技术的业务考核,在执行部门内部形成完善的激励考核管理机制。同时,确保推广人员掌握娴熟的推广新技术,定期组织新技术专业培训,以准确应对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推广方式的选择上,做到不脱离群众,始终围绕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而展开,比如:借助示范田,有针对性到田间地头推广新农机技术,保证民众更全面深刻掌握农机新技术,打消民众的各种鼓励,以确保农机推广的高效率。
        3.7做好与科研的对接
        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广的农机新技术同样不能局限在现有技术层面,而应做到与时俱进密切留意新技术、新产品,做好与各大科研院所的技术对接,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服务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新技术适时沟通。同时,还要做好与基层民众的产品互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正新技术,以提升农机局的适用性,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
        结论
        农业机械管理和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是当前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关农业部门必须注意农村建设中农机管理和新技术推广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为农民解决问题,为农业机械的管理作出贡献。农机新技术的提高将会促进农业生产工作的发展,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使农户共享国家科技发展的成果,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促进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守翠.农机管理及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2):35.
        [2]寇玉冰.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31.
        [3]韦秋兰.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6):162+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