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朱益波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朱益波
[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而施工管理作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是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的关键。
        身份证号码:43052619810616XXXX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而施工管理作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是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的关键。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管理力度,发现管理问题及时解决,不仅可降低工程管理的风险隐患,且也可为建筑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此施工企业就需重视对管理问题的查找,做好安全防护,以实现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在其开展建设管理工作时,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确保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管理效率及质量。但就目前而言,一些建设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受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其管理制度往往缺乏完善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增加了管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同时,部分建筑企业虽然有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体系,但却没有及时的落实到位,流于表面,促使管理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降低了实际的管理效果。
        (2)建设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成本管理是其重要环节之一,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益,良好的成本管理是节省资源的关键手段。但就现阶段而言,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没有加大对造价控制的管理力度,且方法及技术方案等缺乏合理性,这在降低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会增加不必要浪费现象的出现。另外,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时,没有及时的核算成本,无法实现合理控制每一环节,且资源配置也不够合理,最终就会导致建设项目出现亏损[1]。
        (3)建设管理水平较为滞后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管理质量,但一些工程仍然使用的是以往传统的管理方法,人员管理水平有限,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且也没加大对各环节管理质量的监管力度,导致无法在第一时间就发现质量问题,亦或是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在进行管理时,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的影响,存在人员未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操作规范的现象,从而就直接导致了建设管理问题的出现。
        (4)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人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与管理效率及质量有直接影响,但对于建筑施工人员来说,其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施工培训,综合素质较为缺乏,加之管理力度的缺乏,就极有可能为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一些企业也缺乏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导致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现下工程建设需求,影响了整体建设质量[2]。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1)健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想要确保各项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对管理体系予以持续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施工单位应在基于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重视对施工现场的勘察,由专门的人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将建筑施工材料、人员等各因素纳入其中,全面的对施工管理质量进行控制,如若发现问题需立即予以指出纠正,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规避问题的扩大化,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同时,还需不断创新管理观念,积极摒弃以往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积极的引进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次,并重视对其职业技能及能力的培养。另外,要重视对管理方案的创新完善,及时改进不足之处,确保方案的合理性能及科学性,以进一步满足管理的内在要求,促使其与时代发展节奏相符合,从而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3]。


        (2)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针对变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安全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风险性,对此就需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引起人员的重视,以避免过于重视施工效率、质量而轻视现场安全管理现象的出现,且还需对人员的安全意识予以强化处理,让其了解到安全施工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实现工程整体安全性的关键。
        (3)加大创新力度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高速发展,工程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就实际施工管理而言,组织管理机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工程管理质量的改善。对此,建筑企业重视组织机构的创新就极为关键,要对各部门的权责范围进行明确,创新机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现代化特征,且管理人员也要对各组织环节予以改革、创新,根据工程现状,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实现对工程的动态管理,加强监督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问题,以确保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同时,还需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基于工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完善管理系统,并重视对信息化、科技化的运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升级[4]。
        (4)加强工程监督力度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就极为关键,这不仅可提高管理质量及施工安全性,也可直接实现管理体制的持续完善。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确保相关人员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开展各项操作,避免违反法律法规,亦或是与合同内容不符等现象的出现,并重视验收工作,确保各施工环节质量均符合相关要求。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就需重视预测工作,进一步对一些风险性较高的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进行预测,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在帮助人员树立较强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强化其应用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
        (5)强化成本管理
        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建筑企业应重视对建设成本的管理,合理、科学的配置资源,以确保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成本主要包含施工机械成本、技术成本、材料成本及劳动成本等,在进行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考核各成本因素,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及方法,加强成本管理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投入。
        (6)强化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人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专业性等直接影响着整体管理质量及效率,通过对人员综合素质的强化,可有效规避因人员因素而导致的管理问题,是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根据人员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及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的人员,要直至培训其考核过关为止,以不断促进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拓展人员的知识领域,促使其各指标均能满足相关要求规范,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是提升我国综合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就需进一步分析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或预防对策,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8(30):222-223.
        [2]韩向明.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3):46-48.
        [3]黄钦鸣.建筑工程管理的吸纳装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9(2):99-100.
        [4]李江,赵奕磊,石志超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7.8(03):153-154.
        [5]李红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18(16):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