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0831973XXXX6651
摘要: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工作的落实有利于降低火灾发生风险,提高灭火救援效率,需要相关单位部门形成整体合力,保证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灭火救援技术,从而为防火、灭火、救援等工作方方面面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建筑用户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问题;防火措施
引言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就需要转变理念,明确防火设计重要性,契合高层民用建筑特性,优化各个环节布设,完善配套防火设施,保障人们生命安全。
1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1.1火势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高层民用建筑楼层多、人员居住密集,同时各楼层都有管道井,这样就无法保证防火隔离效果。当火灾来临是管道井会充当烟囱的作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火势传播速度,范围也被扩大,火势蔓延时间短,也给消防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1.2营救工作比较困难
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各楼层所分布的人员相对较多,楼层与楼层间的竖井在火灾来临时会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加快火灾蔓延。火灾来临时电梯是无法使用的,楼层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给居民逃生带来困难。消防车辆虽然可以登高但是高度比较有限,尤其是在特别高的区域内无法实施紧急救援。此外,我国多数民用建筑中消防配置规范性相对较差,当发生大面积火灾时内部设施无法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救援工作带来困难。
1.3消防设施配置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高层民用建筑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消防设计、消防配置工作时不规范的情况比较常见。再加之监督部门监管力度跟不上,没有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处理,也增加了火灾隐患。此外,导致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原因相对较多,如居民防火意识差、装饰装修材料防火性能差等。
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探究
2.1主体结构耐火性较差
纵观当前的高层民用建筑建设现状来看,主要是以钢结构为主,在实际应用中尽管具有较为突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优势,但是耐火性较差。钢结构在高温状态下,会导致钢结构变形、弯曲,抗拉性能下降,一旦爆发火灾事故可能出现塌陷事故。
2.2电气防火设计不合理
高层民用建筑的住户众多,使用的电气设备多样,由于电气防火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后期使用中出现超负荷运转和接触不良,进而导致线路短路,诱发严重的火灾事故。与此同时,高层民用建筑的管道井数量多,分布在各个楼层,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容易形成烟囱效应。而很多高层民用建筑均是采用易燃材料,出现火灾事故将会沿着管道井快速蔓延,加快烟雾流动速度,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3消防配套设施不完善
高层民用建筑楼层高,救援难度大,所以在防火设计中应设计合理的防排烟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这样在后期出现火灾事故时可以自行启动,起到灭火救援的作用。但是,很多高层民用建筑消防配套设施不完善,防排烟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缺失,加之消防水池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消防用水需要。部分单位为了减少成本,随意改变消防水池大小,如果出现火灾,则会大大影响到消防水池原有作用发挥。
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措施
3.1严把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
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有着明确论述,要求建筑防火分区、排烟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等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都要基于法规条例和建筑实际情况,确保所有消防产品的质量可靠,系统设施能够稳定运行,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的审核,任何一个细节都绝不忽视,还要采取全过程监督管理策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消防工程中的潜在问题,将质量病害扼杀在萌芽之中。工程完工后,严格对各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不合格工程要返工重建,并要再次验收,直到确定质量达标为止。以保证高层民用建筑中的消防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应有作用,将火情尽快控制住,竭力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3.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引入岗位责任制,根据相关单位及部门的职责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督促其将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定期检查高层民用建筑中的消防设施,保证投入的资金可以专款专用,对老化设备设施进行更换,损坏的要及时维护,那么各项设施就会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消防安全检查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对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检查,不能有垃圾和杂物堆放在这些空间,对于存在隐患的要及时指出,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不能按照要求落实整改工作的要严惩。物业单位应经常组织消防演练,检验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完全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工作人员在发生火灾时就会灵活有效地应对,更好地使用消防设施,不会轻易出现错误,灭火救援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3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消防队员的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能力,使之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出色完成灭火救援任务,这是防火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灭火救援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每年牺牲的消防队员不计其数,因此消防部门要重视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消防队伍,提高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工作中的生还率。与此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加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一方面,要让公众知道火灾的产生和危害,学会识别常见易燃物,对建筑安全隐患予以防控,达成防火工作目标;另一方面,使公众知道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让他们能够顺利从建筑中逃生,不给消防队员增添额外负担,以此来降低火灾酿成的损失。
3.4创新灭火救援技术
(1)在实施高层民用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时应该本着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成立搜救小组,有序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行动。在外部,可利用登高平台车、救生气垫等救助受困建筑中的群众;在深入建筑内部救人时,要划分搜救楼层和区域,由不同人员到不同区域进行救援,以提高救援工作效率。(2)火场的烟气是影响内部人员疏散逃生、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提高灭火效率、增加火场的能见度、减少高温烟气对人的伤害,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在充分发挥建筑内部排烟设施、自然排烟的同时,也要利用开花水枪、正压式排烟机等快速将烟气排出,为灭火、救人创造有利条件。(3)扑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所需的用水量十分巨大,能否及时和不间断地供水,以满足灭火工作实际需要,及时灭火,降低经济损失,对于火灾扑救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防队员要充分利用消防设施灭火,及时启动消防水系,采取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灭火战术。消防车向大楼供水时,要占领附近的消防栓,确保供水不间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高层建筑应对火灾的能力,并进一步保障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对于高层建筑防火技术措施的研究,仍需要结合高层建筑的布局特点等改变防火设计的内容,使得防火技术措施更加贴合实际。
参考文献:
[1]赵彬.试分析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7):111-112.
[2]王建.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9,23(03):157+159.
[3]朱立杰.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居舍,2019,3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