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 李东升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东升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身份证号码:41272819820104XXXX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有了很大进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文章中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质量管理平台,也列举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管理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提出要在传统施工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和宣传,利用树立示范企业的方式,加大优势技术的推广,同时要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鼓励创新,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装配式建筑管理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经过对大量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切实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其次,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不会产生过多的废弃物,从而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这样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良好的统一性的。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装配式建筑具有节约资源的优势,由于工程施工时所采用的大多为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如保温隔热板、隔音板、预制墙板等,可在建筑投入使用时有效降低建筑内部供暖设备和空调的能耗。(2)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施工是在工厂内预制完成,因此其所需的施工现场场地相对较小,有效节约了用地面积,为施工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用地成本。(3)由于在工厂内大批量生产同类型构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材料损耗,降低了施工成本。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时主要是将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并浇筑混凝土把建筑构件结合为一体。因此建筑基本上由大量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生产需要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工厂中进行。构件经过具备专业资质的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检验且检验合格,才能出场被施工单位用于现场施工。这一应用优势突破了传统建筑工程在材料选取和使用上的不规范所造成的建筑空鼓、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的局限。另外,此种施工技术所耗工期短,每一标准层工作6~8d即可完成,且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皆可保证正常施工。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挑选恰当的辅助工具
        因为预制楼板结构与压层板结构的质量与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务必要对平板结构部件的生产质量加以切实的管控,所有的生产工作都需要严格遵照规范标准落实。设计与生产工作也需要对预制装配式部件的质量加以根本保障,确保部件的质量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在将预制装配式平板结构部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要切实的做好防护工作,尽可能的规避运输过程中遭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结构破损的情况。参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技术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在上岗之前需要经过专业考核,只有保证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从整体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2.2构件的运输管理
        在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最后施工的质量与效果,确保构建的完整性,在其从工厂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进行防护。在运输的时候,需要依据构建的大小与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且在车辆内部必须要布置可以用于固定构件的设备或者支架,防止构件在车辆内部的移动。同时,还需要依据构件的具体特征,使用可行的把控措施。例如剪刀墙板,需要使用立方的运输方式,使其避免受到伤害;对楼梯与底板叠合这一类构建的运输,需要使用平放的方式,以免受到伤害。
        2.3叠合板安装
        吊装叠合板时应确保叠合板平稳,当起吊位置距离作业层30cm时,需要进行第一次停顿调整。

这就需要确保设备始终保持匀速状态,避免速度过快或过慢时,造成叠合板损坏或高空坠落伤人事件的发生。安装叠合板时,需要进行第二次停顿,调整并在底部安装临时支架,支撑点间距应小于150cm。在进行主体结构吊运拼装时,需要采用双重支架,当第一层叠合板安装结束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以上时,才能拆除第二层支架。
        2.4预制柱、梁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安装预制柱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垂直度调整工作,为让柱、承台、梁与其他柱连接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需要将型钢设置在端部位置。在安装预制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管控,保证吊装梁受力均匀,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开裂的情况,可以使用型钢辅助的方法,保证构件之间连接及时性,并利用型钢提高整体构件受力性能。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对具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做好预制柱的固定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将钢板、钢筋设置在预制梁两端,让梁的受剪、受弯能力得以增强。
        2.5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这种方式是在工厂中完成部分构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的连接过程中,各个构件之间很有可能会产生相互之间的碰撞现象,此时有可能会造成损害。因此,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各个构件之间的无必要碰撞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来减少其受到伤害的概率。未进行有效的协调,可以采用BIM技术建立5D模型,然后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模拟。首先,需要把现场的详细情况以信息的方式上传上去,然后以此信息为依据,对现场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情况从不同方位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然后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在施工现场对应的地方进行标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警告现场的一线施工人员,使其对问题引起重视,在施工时尽量避免。在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结合BIM技术中的模型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弥补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同时,确保建筑的质量。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在目前的状况下,装配式施工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的标准制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企业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在这种模式下,就可以大力推广和打造优先企业。通过对使用装配式的企业中比较优秀的建筑项目进行大力推广,在响应国家对产业升级的同时,对有创新式设计、施工管理的企业进行表彰。其次是强化装配式生产的培训力度,不断对培训内容进行更新,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单一的整体的管理水平进行培训,还要对现场一线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专项集中进行质量安全培训,起到实作方面的培训效果,利用培训的机会,提高生产一线的人员水平,对现场的管理水平也起到了帮助作用。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大力鼓励创新的发展模式。由于装配式的施工特点,在厂房中生产能够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周期进行把控,不断的调整生产的方式,为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服务,生产出更为适合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水平,还能很大程度的对材料进行节约。如前期在生产中,预制混凝土构建中,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对板件进行调整,将相邻的圆孔板位置进行调整,多个侧面结合部位的螺栓安装更为便捷,在操作中钢筋笼的板件连接更为密贴,满足剪力墙受到力矩作用,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达到了设计的简便操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施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作用。因为,这一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方式不一样,导致在发展进行中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其技术,用更多好的作品来吸引客户,使其得到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花,段培培,辛静.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7):20-21.
        [2]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8):110-111.
        [3]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242-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