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在我国大力发展公路建设的当下,政府对公路建设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要想高质高效的完成筑路,就需要施工单位利用筑养路机械设备规范、合理的进行施工作业。因此,施工单位强化主路机械设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可以对筑养路机械设备进行合理规划、监督和控制,提高筑养路机械设备的应用性。本文就筑养路机械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关键词:筑养路机械管理;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引言
筑养路机械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算短,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就开展了使用和发展计划,至今已经可以大规模地投入使用了。以该领域目前的水平来讲,这项工业成果尚且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但是我国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可以实现最基本的供应。随着我国交通市场的不多拓展,也为筑养路机械提供了更多的契机。而相关企业把握契机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取有效的管理,管理行为不仅能使筑养路机械操作更为规范,还能为工程带来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1筑养路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所选用的机械设备不配套
施工企业中标后,会组建项目部,对筑路方案进行规划和设计。这其中就包括筑养路机械设备的选用。一些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在具体落实此项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资料收集不全或缩减资金等情况,使得机械设备选用上考虑不周,导致所选用的机械设备不配套。
1.2人员素质偏低,操作水平不高
在公路工程中,很多人员由于企业或者个人意识的原因,都比较重视施工技能和机械设备的操作指示等。对于如何使用设备进行高效工作,以刀演书设备出现故障时怎样维修,很多专业人员都显示出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机械设备管理和养护工作中,较多技术人员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管理经验更是缺乏,造成此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公路管理部门需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宣传和监督工作,对员工实行相关管理技能的培养工作,提高员工对于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1.3管理机制不健全
筑养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健全的、完善的管理机制作支撑。但一些施工单位所制定的管理机制时间较长,与目前施工单位实际情况不符,无法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予以约束,使其规范、合理的落实的;还存在施工单位管理机制的职责说明比较模糊,使得各管理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不对筑养路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2解决筑养路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提高领导对于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想做好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就必须要让领导意识到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让领导督促下属进行管理,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不善的问题。省、地、县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和落实筑养路机械管理的领导责任制,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机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做到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切实把机务工作放在与公路建设养护、规费征收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筑养路机械管理工作。
2.2健全养路机械检修保养制度
(1)严格落实日常保养制度。需要做好养路机械的日常保养工作,对于养路机械的日常保养每天都需要进行,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制定养路机械日常保养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这对于后期检修质量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还需要做好机组工作人员日常保养检修培训工作,确保其业务能力保养工作水平的提升,为日常保养制度的有效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2)严格质量追溯制度。在落实好质量追溯制度,对于保养和检修信息要及时进行反馈,对检修的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加强对日常保养工作的监督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实处。对于保养和检修的结果在做好认真复查工作,查看机械的运转情况,看其各项参数与各项指标要求是否相符,对仪表和仪器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保持良好的灵敏度,特别是对于检修质量要进行追溯,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养路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3)建立完善的养路机械检修保养制度。养路机械检修保养必须严格按照各种机械说明书进行,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坚决禁止因作业施工的繁杂性,无视对机械的保养工作。检修人员在对机械进行检修时,应该做好不漏检漏修、不违章作业,对机械各个构件性能、技术标准熟练掌握。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养路机械检修保养制度,各检修车间必须严格遵循检修制度,提供准确可靠的送检机械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按照定额安排检修时间,按照检修标准精检细修,检修保养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
2.3规范落实机械设备管理
为了保证筑养路机械设备管理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具体进行筑路施工中,应注意规范落实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其一,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在具体落实筑路施工作之前,合理、周密的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确保各种机械设备在具体施工作业中合理化的使用。其二,建立健全的接班制度。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在多班作业或多人轮班操作时能相互了解,规范操作设备,确保筑路施工顺畅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的接班制度,明确说明操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从而保证工作人员上岗工作时可以正确操作设备,使其高效运作,为高质高效建成公路创造条件。其三,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筑养路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自动收集、汇总、分析、预警,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排除故障隐患;建立人机预警系统,及时提示、合理安排对筑养路机械的例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4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
经营管理模式的固化也是阻碍筑养路机械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效率的生产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发展的道路一定避免单一性。经费不允许的情况是对管理者最大的考验,以往他们会选择完全依赖机务部门的调配,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外加机械设备正在不断地趋于精准化和专业化,购置设备也成了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处于综合困境之下,管理者需要改变思维路径,升级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投身探索之路。升级的方向集中于产权的多样化、国有资产的私有化以及机械设备的共享性。
2.5重视养路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保养
在使用养路机械时,需要严格执行各种机械操作、使用和维护的标准,对使用说明书详尽的掌握,避免出现超负荷和带病运转的现象。机械使用前,需要对机械润滑系统检测,正确运行润滑油脂。使用中,对零件的伤损、松动、缺少等现象及时处理,并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避免发生设备故障,造成人员伤亡。一旦机械发生故障,必须及时下道检修,在适当措施下完成紧急下道后才能对故障进行处理。使用后养路机械必须及时收回,按照规定的距离停放在线路两侧,不能侵人道路的界限,并安排专人看管。
结语
总的来说,筑养路机械管理面临的困境之多,需要采取战略性的方案应对未来的发展。机械设备管理不仅需要工作者具有前瞻性目光,还需要他们拥有洞察现状的能力。纵观现状,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经费都存在极大的漏洞,若想实现发展,只填补空缺是远远不够,管理者应当对未来的发展形势进行预估,再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完成一份贴切又具有战略性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鸿燕.论新形势下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18, (3):102-103.
[2]王海战.筑养路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浅析[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55-59.
[3]孔令雪,陈永凛,李建春,等.从资产经营角度对筑养路机械实施管理的探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9,(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