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炼油部 天津市 300270
摘要: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于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的管理研究,探讨职业卫生管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先对石化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的内容以及方法做了简要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化企业;职业卫生;工作
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职工在生产经营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噪声、毒物、粉尘等,长期以往,对其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因而为了能够源源不断的为石化企业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生产环境,做好职业卫生势在必行,有助于保护社会的生产力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能有效保证企业顺利的开展生产经营工作,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石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石化企业的职工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环境都会成为职业病危害的主要来源,因此,需要加大对职业卫生管理的力度,有效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并将其消除,以便更好的对劳动者的健康形成保护。我国在《职业病防治法》的法规中就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建立起专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机构;第二,建立起职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第三,定期的对职业病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第四,定期的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培训;第五,定期的对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要求他们能够做好个人的卫生防护工作;第六,明确的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第七,履行告知义务;第八,明确对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的责任所在;第九,对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申报;第十,定期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应急救救援、实施落实的演练;第十一,建立相应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二、石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突出问题
2.1石化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职业病人总量大,且报告职业病例数呈连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涉及30多个行业。卫生部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初,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0多万例,职业病危害分布领域广、接害人数多,群体性职业病事件屡有发生,社会影响大。其重要原因是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职业卫生基础工作薄弱,作业环境恶劣。很多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工作(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达不到国家要求。
2.2石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不完善
少部分石化企业未按要求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和设置有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虽然大多数石化企业设置有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但职业卫生工作专业性较强,有些石化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具备职业卫生的专业知识,也未进行过职业卫生管理培训,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造成了石化企业未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的制度、操作规程和粉尘危害治理制度,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2.3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不到位
部分石化企业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过程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选点不够科学,没有按照相关规定选点,不能完成对整个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导致不能全面反应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由于不能提供完善准确的检测数据,难以给场所治理提供依据,致使一些危害较大的作业场所长期存在,不能得到及时治理。
三、如何做好石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3.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石化企业首先要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还包括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用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同时要制定年度职业卫生管理计划和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以及职业卫生隐患排查和治理体系。年初要层层签订《职业卫生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从上至下层层负责的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并进行每月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考核“四到位”。
3.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石化企业要联系相关有资质的单位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工作,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切实对作业场所环境进行整治。积极推动改造落后的安全生产工艺,增加生产作业现场的除尘、降噪、监测等设备,改善作业环境,针对性的加大源头治理、加大技术革新,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严禁作业环境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扩散,同时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按照相关工艺正常运行。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进行合理设置,对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3.3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护意识
培训教育是做好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再严格的管理手段都是被动的,只有通过培训教育,让员工真正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严重后果,才能促使广大员工自觉遵守企业职业病危害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现场职业卫生设施,主动佩戴和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保证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取得实效。要充分利用岗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年度职业卫生考核、班前会和宣传、警示、告知牌及邀请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等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向广大员工宣传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和石化企业规章制度及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传授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措施和方法,用真实的职业病案例告知职业病危害的严重后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让员工从“要我职业健康到我要职业健康”,促使石化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真正取得实效。
3.4加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管理
石化企业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和《关于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要求,根据作业性质和劳动强度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做好劳动防护用品入库质量验收工作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管理工作,要求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签收,签收单要及时上交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存档备查,确保员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100%。同时加大“三违”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对员工合理有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监督力度,要求各单位员工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同时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清洁,禁止在粉尘、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饮水和就餐,避免或减少各类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石化企业要想做好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要注重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大对生产安全以及职工健康相关的实际运用课题的关注力度,并进一步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组织,开展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危害职工健康的因素加大监护力度,以便更好的保障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职工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韦勇.浅析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J].大众科技,2018,20(05): 169-170+45.
[2]陈桂兰.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