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长城则村 719000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新的时代发展形势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必须要深度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高校的党建工作形式,从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相关党员工作者要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献身基层,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研究
1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绩效考评工作
各级党委领导要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并且认知到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两手抓,将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放置到核心地位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定期开展党员大会和党员心得交流会,这是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和思想教育,扩大群众基础,吸引更多的积极分子到党员队伍之中,这也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效需求。相关的党员要善于与基层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心理诉求,将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要不断反省,不断提升自我,彻底摒弃对党员教育的错误认知,将新时代的党员精神纳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开展农家党校的相关建设内容,并且建立量化考核目标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真正将农家党校纳入到党委政府的绩效考评目标之中[1]。
2确保经费来源渠道,保障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农家党校能够发挥出积极意义,要将农家党校的建设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并且调动一切积极要素推动建设。要明确相关的经费来源渠道,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列入到财政预算之中,真正提高全体党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够更加有力的做到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党员培训制度,将相关的经费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制作成财务报表,设立专用账户,并且逐步增加相关的培训经费投入。政府应当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党员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才能够充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2]。
3区分层次,拓展对象,让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加有效
为了有效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我们就必须要分层次拓宽对象,积极吸纳优秀群众党员队伍之中,要贯彻因材施教战略,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水平、不同思想的群众开展教育。针对农村党员干部,要把教育重点放置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上,加强他们对于党的认知健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对于一般性党员,要督促他们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同时要重视自身的专业建设,积极学习新型农业技术,并且加强相关的技术实践;对于流动党员,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经营守法,勤劳致富;对于老党员,灌输新时代的党建观念,促进他们逐渐转变传统老旧古板的思想,跟随时代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同时,要为老党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开展送温暖活动。最后,农家党校培训工作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党员群体,也应当扩大到全体村民和干部制度,只要是愿意学习、愿意提升自我的人,都可以开展相应的培训,从而让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加具有活力。
4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培训实效
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工作有效性,提高农家党校的培训吸引力。我们必须要充分认知到农民党员的人员构成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其职业多元化,思想状况也多样化,只有充分开展培训重点,才能够让基层党建工作更加有效[3]。要注重灵活运用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基地的培训主阵地作用,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学习和培训班,从而充分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做到全体党员的共同进步。其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教育载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有效性,鼓励经常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第三,要树立相关的榜样和模范,充分发挥典型的激励性作用,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更加严格要求自我,提高思想觉悟,让党建工作更加高效。最后,运用好各种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认知到科技所带来的重要价值,带领人民群众利用科技发家致富[4]。
5注重培训师资力量,保障基层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必然要有相应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优秀思政人才的引进,通过对农家党校教师开展高效的培训,促进他们提升自我,例如,可以定期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和学习性强的教师,到上级党委党校进行培训,通过相关的实践研究、参观学习、挂职锻炼等方法,有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提高思想觉悟,深化对于党的政策认知,最终提高整体的师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5]。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积极调动有效要素,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提升,将农村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曲庆彪,许兆滨,马桂萍.城乡统筹视阈中的城乡结合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前沿,2011(01):10-13.
[2].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1):64-65.
[3]孙小杰.新媒体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船舶职业教育,2020,8(02):63-66.
[4]费雅君.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0(04):52-54.
[5]程勉中.试述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途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