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研究 张赵静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赵静
[导读]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提升建筑安全性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
        铜陵化工集团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提升建筑安全性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因此,本文结合实践,在讨论建筑结构安全性合计原则的基础上,对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同时对强化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思路构建内容进行论述,希望通过分析后,可给该领域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研究
        1导言
        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做好建筑安全性研究,探寻出建筑结构的抗压能力与抗震能力非常关键。由于建筑结构中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故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满足实际要求。所以,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内容分析,探寻出有效的设计方案意义重大。
        2建筑安全性设计原则
        2.1结构完整性原则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按照要求做好完整性的原则开展设计工作非常关键。这主要是建筑结构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荷载以超负荷以及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按照完整性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其满足规范的设计要求,减少负荷问题的出现,从而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高。
        2.2刚柔并济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可以采用刚柔并济的设计原则,如果建筑刚性性能相对较大,那么其变形能力也会下降,因为外部作用力的影响,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坍塌的风险问题,而如果建筑结构柔性比较强,那么稳定性将无法满足要求,运行中会出现变形的问题,严重者会出现整体性的损毁。
        基于此,建筑结构在设计中,应该选择最佳的施工材料。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弹性与地震力的影响,可以切实提升建筑结构材料的延性,以更好的保证其抗震效果满足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把安全性、实用性作为出发点,能够提高总体设计水平。
        2.3科学设计防护结构
        要想切实提升建筑设计安全性,各个部门需要积极的合作,在设计方案确定的过程中,合理的布置消防与逃生通道,进行公共区域的划分,比如楼梯要尽量的设计在建筑的边角位置上,由于单元角扭转力是比较大的,受力的复杂性较高。此外,还应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一方面应该达到稳定性标准,另一方面应该符合安全性,可以保证建筑总体安全性达标。
        3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解析
        3.1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待提升
        我国很多地区都容易发生地震,在这种基础条件之下,建筑应该达到较高的抗震性能。但是分析相应的技术资料,但是我国有些地带建筑物抗震性能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西南地带,建筑结构物抗震性较差,人们也不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一般都会在地震出现才认识到抗震性能是必要的。此外,我国沿海地带中,有些人们对于地震的了解不够深入,抗震等级的关注度比较低,导致有些建筑结构设计并未综合考虑到地震的影响,造成一些建筑抗震性能不足。政府与建筑单位都没有对于地震灾害有较高的重视度,这也是导致目前建筑抗震性能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
        3.2建材设计与使用不够科学适宜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有些设计人员过度关注美观性与艺术性,随意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导致在建材使用环节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减轻建筑自重,有些设计人员随时变更设计方案,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施工材料,增加施工面积,这样会导致建筑工程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应用轻型高强度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成本也会比较高。而有些建筑工程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员为了能够降低施工成本,选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材料,造成极大的事故发生。


        3.3过度关注建筑的功能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开始前,设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到该地区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要符合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要体现出相应的政治方面的功能。但是如果过度重视建筑的功能性,而没有考虑大消防、逃生通道方面的设计,会导致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此外,我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人们使用的需要,高层建筑成为人们的首选,能够彻底解决目前的住房难问题。但是高层建筑安全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比如疏散群众、民众逃生等方面的功能都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设计人员采取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4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思路构建研究
        4.1增强安全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环节,建筑企业和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安全知识水平,能够将安全设计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是因为主要是建筑出现了安全事故,就会给企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也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由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展设计工作,还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在设计时,应该秉承谦虚、谨慎的心态,要了解国家发布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确定最佳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能够真正的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2维护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4.2.1保证建筑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在前期开展的概念设计中,其会给后续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任何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如果没有确定合理的概念设计方案,在后续的计算中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这样也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结构设计水平,能够掌握各项建筑结构的性能,最终可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4.2.2保证配筋的合理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做好材料的设计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剪力墙设计的环节中,需要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配筋的合理性分析实际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例如,在执行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开展配筋设计,为了能够使得该部分设计达到使用的要求,应该将横向水平筋布置在外部,纵向钢筋则布置在内部。但是有些建筑结构受到了内部土体压力的作用,导致抗侧压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将纵向钢筋设置在外部,横向钢筋设置在内部,可以更好的保证墙体的性能合格。
        4.2.3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要落实科学设计理念。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结构达到耐久性的要求,应该选择质地相对较轻的建筑结构形式,比如板式建筑等。此外,还需要重视建筑结构的灵活性,能够达到不同功能性的使用需要,还应该防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返工的情况,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建筑结构具备灵活性,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大量的研究经验分析,建筑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进行必要的优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使用的需要。
        4.3增大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对于整个建筑设计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建筑企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此外,建筑工程在实施环节,应该结合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在工程正式施工前,应该综合分析各项技术参数,能够落实各项性能,满足建筑工程安全性和质量标准。比如剪力墙设计环节,比如要做好剪力墙的材料控制,同时应该做好各个技术参数的控制,可以确保剪力墙的安全性达标。此时要注意,不能选择不合格的材料而降低成本,最终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5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抗震结构设计,要分析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并且通过各种优化设计软件,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从而可以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满足我国对于建筑抗震性能的标准,最终可以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向阳.现代建筑结构中对设计安全度问题考虑与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56.
        [2]王子嘉.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8,(17).112.
        [3]龙炜.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