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83219900811XXXX
摘要: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着建筑项目管理的整体成效。通过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配置企业的资源,将设备、人员以及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更好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问题。在开展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性和绿色性,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BIM技术),充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和周转效率,更好地节约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设计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为施工做好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企业的经营重点,意义重大。首先实行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可以为建设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其次建设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包括许多类型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不同的建设项目也具有其固有性,建筑类型、风格和规格要求的不同。若不加强管理,势必给建设项目造成混乱,达不到预期目标。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有序过渡的有力保证。最后,伴随着建设产业的持续繁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使得建设工程的结构因创新而更加复杂,但也存在许多鲜为人知的风险。因此,加强建设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方式
在现在的大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实行分包责任制,就是将整个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再把小项目分包给各个小建筑承包商。由于长期地沿用这种管理方式且没有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因此管理混乱、责任模糊成为了现有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建设中如果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各部门、各施工单位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便会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各施工单位没有在一起进行工程施工协商,各单位的施工方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施工效率不高,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这样的工程管理方式暴露问题诸多,如果不进行创新和改革,后续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品牌效应和业界口碑。
2.2施工技术问题
建筑施工技术也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于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往往施工技术的决定直接影响着施工方案的确定和制定。在确定施工技术之前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调研工作,充分分析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技术的应用范围。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来确定最终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企业在优化施工技术过程中往往缺乏一定的调研工作,导致施工技术应用不仅没有提高施工质量,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应用是企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3监督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关联紧密,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其他环节发生问题。监督机制的作用,就是确保工程流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都能满足要求。不过,一些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对监督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施工现场没有落实到位的监督管理工作,致使施工现场的一些不合规操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经常造成质量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3.1完善监督和管理系统
项目质量水平的高低离不开监督系统的保障。企业要建设高质量的项目,就必须加强监督体系的建设。首先要认识到监督系统本身的重要性,严格管理所有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强调项目质量的重要性,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然后,出台相应的工程监督体系与管理模式,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及时确认和验收已完成项目的质量,使得项目质量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3.2重视技术交底工作
良好的技术交底工作是维护建筑工程的稳定、提高建筑质量的保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施工工艺和方法,所以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交底工作也成为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要点。在实施技术交底工作时,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同时要对施工预案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划出施工难点和重点,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制定应急方案,保障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工程的保障。建筑工程由于涉及的工序复杂,难免出现某些地方不符合操作规范,造成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这时,施工现场的监督人员就要发挥作用。监督人员的工作要在企业内部完善的监督机制框架中进行,通过科学的方法、严格的检查,为建筑的高质量施工保驾护航。企业可以培养内部的监督人员,通过在工程中积累经验,形成更加完善的监督意识,甚至能够在工程尚未开始时,就能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作出预警,并在施工到该阶段时严加检查,发现不合规的施工要立即制止并予以纠正。另外,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监督团队,来对工程进行监督,并在监督的过程中,指派企业内部监督人员全程跟随学习,提高内部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
3.4让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可以相互协调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存在分包的情况,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当逐步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协调好人力、材料以及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流工作,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由于人工失误带来的施工误差。
3.5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就如同企业高管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走向和经济效益是一样的。首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得到保证,其次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技术水平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老技术人员带新人的方式,让技术水平较弱的人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系统专业培训,让不具备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专业知识后再进行实践,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实际建设中的质量问题,需要一批专心致志改善项目管理模式的相关人员。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存在工作量大、流程复杂等特点,需要多方面加强管理。考虑到这个问题,有关管理者应改善已有的管理模式,改善管理水平和项目质量,完成全社会各方面要求质量和数量都有保障的项目,以保持企业在相关建设领域的竞争力,保障建筑企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国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71-172.
[2]甘延怀.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8):207-208.
[3]董方雨.建筑工程管理意义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