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建设运作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6期   作者: 陈静娜
[导读] 集约多数据融合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更有利于县公司与上级公司或兄弟单位之间进行电网数据交流和运营数据脱敏后开放共享的全面连接。
        陈静娜
        温州市图盛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平阳分公司  温州 平阳  325401
        摘要:集约多数据融合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更有利于县公司与上级公司或兄弟单位之间进行电网数据交流和运营数据脱敏后开放共享的全面连接。建设能源网架体系、信息支撑体系、价值创造体系,更需要优先完成电网融合发展、强化互联互通和先进信息、通信、能源控制技术应用,感知电力需求应用,多元数据接入应用,为企业优化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地市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建设运作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市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运作实践
引言
        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整合运检、营销、调度等专业指挥资源,集中配网调控、抢修指挥、配电运营、服务指挥、服务监督等业务,成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下文简称“供指中心”)的要求,以提升公司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为大力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提高客户服务品质,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助力加油,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进程,需要对现有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进行优化。
1建设背景及内容
        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根本方向,推动坚强智能电网与信息互联网初步融合,打造具有枢纽型、共享型、平台型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同时,以营销、运检、调控、信通等专业协同推进,完成营配调云数据采录、治理、收集和共享。此外,还不断完善县级企业网络化、互动化、定制化现代服务体系,推动服务方式由传统服务向互联网新服务转型,推动互联网技术与电网生产运行、公司经营管理、客户精准服务相融合。提
2供电服务指挥体系的实现路径
        2.1优化供指中心运营
        供指中心作为整个供电服务指挥体系中的执行主体、指挥主体、支撑主体和监督主体,既要主修内功过得硬,又要树立权威说了算,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部分供指中心运作不成熟、人员配置不合理、基础建设不健全、内部专业融合不够等问题,因此提升市县供指中心的运营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2.2明晰专业职责界面
        供指中心成立后,其职责中包含营销、运检、调控等多个专业指标的管理监督,业务开展过程中经常存在职责界面交叉、业务多头管理、工作推诿等现象,因此必须划清专业职责界面,专业部门才能支持好、协同好、落实好供电服务的相关工作。应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对营销、运检、调控中心等部门与供指中心职责存在的交叉界面进行梳理,并明确职责。
        2.3实施分级服务监督
        作为服务归口管理部门,省供服中心、市供指中心和县供指中心应分层级开展供电服务质量监督业务,按照省级“监督”、市级“监管”、县级“监控”原则,建立分工明确、界限清晰、互为支撑的三级供电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提升各级供电服务工作水平。
        2.4深化数据融合应用
        供电服务指挥体系中流转的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及专业应用系统的功能也正逐步完善,但是目前仍存在数据应用不能完全实现“一键调取”、大量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日常工作采用线下方式完成等情况,工作耗时耗力、效率不高,因此必须坚持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强化信息系统数据融合,打破运检、营销、调控等专业应用系统的数据壁垒。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客户需求,智能、精准开展服务,不断挖掘和创造数据服务价值。整合现场服务人员移动作业终端设备,优化业务功能应用,减轻基层班组工作负担。


3建设运作完成情况
        3.1组织架构
        该中心设有为期两周的居住空间、技术空间、网络定制课程、维护计划、控制指引、自动化运营公司和服务质量监测课程。该中心目前有一名兼职任职者、一名副主任和第二部分,即技术室、名册和配电室。该中心其他工作人员的设置遵循“人员随公司同行”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中,有关管理人员制定公司成员的计划,并根据企业发展的管理要求逐步招聘或提供一些职位。
        3.2加强运营协同,强化过程管控
        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通过风险预警单进行事前预警,并安排专人对接督办,强化过程管控,事后对每一起风险隐患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一站式预警、跟踪、督办、控制、总结机制。
        3.3制度建立
        按部门、部门、职责划分等重新分配现有的使用情形,以优化管理系统、劳动标准、业务流程等,明确定义操作界面和底层业务流程。通过电力指挥中心客户经理的职权范围和电力服务指挥中心的评估和评价管理程序,对员工进行全面管理,以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和评价方法。
        3.4统筹服务资源、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针对原有24h值班资源分散的问题,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将全县农村供电所报修抢修值班电话、供电所夜间系统复电管理、变电站设施监测等均纳入中心值班业务范围。同时结合“网上国网”“电e宝”等线上服务渠道,实现业务、报修24h线上受理。
        3.5配网停电管控
通过关注停电、停电、停电、停电和停电,控制与交通控制、营销、每月、每周和每日停电计划相关的停电。每月统计、分析和报告毕业率、双重停电、暂时停电。该中心根据与全国电力有限的海洋电力公司相集成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世卫组织系统和PMS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停电分析。电源分配、电源损耗、频繁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检查单位促进用电运行,提高设施的运行规模,减少频繁停电和顾客投诉。
3.6运营公司控制分析
执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设备核查计划;监测、分析和预警电网电压技能率、10kV线路损耗、技术项目完成率、资本调节率等指标。电力线路运行风险指标的监测、分析和预警、电能质量、检测维修、缺陷、家庭错误、天气条件等。
3.7检查使用数据
第一:改进数据质量保证检查,利用营地配置的全面支持工具,实现指标跟踪和检查的标准化,每周和每月报告数据质量。贸易伙伴运营的有效性将被纳入贸易伙伴和企业家的绩效评估中。二、加大对专业系统间信息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快系统集成接口的协调。单位应与客户报告固定、容错命令、停电计划、行业扩展联合品牌、电线发布管理等5个部门合作。,积极合作改进实践应用。
3.8可跟踪性和质量分析控制
建立网络以计算、分析和公布开放容量,并支持根据电压过度使用、过渡开关电压低、客户电压低等关键指标构建负网络列表。分析技术项目的绩效指标,例如设备重组前后的规模、电源可靠性、电源容量和设备寿命,以便为联网项目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结束语
        经过供服中心创新实践,地市供电公司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客观的以供服中心为核心的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管理体系。运用该管理体系对配网项目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在后期配电网项目现场安全质量进度中,采纳了相应对策建议。填补了现场管理这一薄弱环节,实现配电网项目的闭环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亦珏,周信,杨伟国,汤利宝,陶涛.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9(20):196-197.
[2]刘玉文,候旭亮,陈华山.基于大数据的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建设分析与应用[J].青海电力,2019,38(03):56-59.
[3]朱育兰,蔡冰.供电服务指挥体系的深化运营[J].大众用电,2019,34(08):25-26.
[4]韩润东.新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营配融合探索[J].山西电力,2019(02):16-19.
[5]段智,张明昭,蒋成成,郭金星.浅谈城市供电网格化综合服务[J].安徽电力,2019,36(01):59-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