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彬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 新疆省 阿勒泰市 836500
【摘要】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各类终端系统和采集人员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信息搜集,并征集用户的反馈,最终为用电检查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以笔者工作事件为例,探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检查;应用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电力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实时监督、实时处理的功能,实现用电计量异常监控、用电分析和用电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实现智能电表的实时数据读取,还对供电公司线路电能损耗、反窃电管理、用电检查、用电控制等工作提供高效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能够大大提升用电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中的应用
2.1提升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效率
供电企业中,以往计量装置出现问题时,很难发现,很多时候在问题解决前,计量装置均“带病”运行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极大影响计量准确性,发现问题后分析判断发生了哪种故障也会耗费较多精力。现在,对于该系统的应用,如果计量装置产生了故障,可以借助该系统当中的电量采集,失压、失流等警告信息,立即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此外,结合具体分析的数据,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故障产生的时间以及具体情况,为维修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例如:在对该系统使用的过程中,每间隔15分钟左右就会对专变用户瞬时功率进行采集一次,三相电压和电流每30分钟采集一次,供电企业借助这些有效的数据,准确排查采集异常电表,实现对故障计量装置的针对性处理。
2.2为降低线损提供数据支持
在对该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在检查以及监督层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检查时需注重细节层面的问题。尤其是在降低线损的工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的分析,针对性的解决影响线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升线损管理的整体水平。
2.3在反窃电管理和计量异常告警中的实际应用
在管理中,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具体应用,可有效减少窃电的问题,避免计量异常的情况。在实施反窃电管理中,对于该系统的使用,可得出不同用户详细的负荷曲线,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实施监测。如有使用者通过改动计量装置窃电,可以通过对负荷的分析准确的判断出窃电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查处。
在异常告警中,对于用电采集系统的使用,在出现电流和电压缺相以及抄表异常状况时,该系统便会发出警报,方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故障发生概率,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有益于成本的减少。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的应用案例
目前供电公司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采集,在这些年的实际应用中,逐步总结出了对数据的采集方法和分析手段。
对用电检查专业来讲,需要及时了解大用户的用电负荷,台区下所带负荷是否三相平衡,用户电量变化、电压质量的波动,。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能及时了解用户用电的实时及历史信息,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就为此提供了数据采集的平台,它通过采集设备的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和定时数据冻结,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数据,实现了随时使用随时提取需求,方便了工作人员。同时也尽量为电量损失后的追补提供准确的依据。下面就具体的采集分析及应用进行具体的说明。
3.1案例一
(1)现象描述
以变台区终端在某天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由用电采集系统中提供的电压采集图反应出24小时内该台区的电压最大值为241V发生最大值的时间是凌晨4:45分,最小值为226V发生时间中午12:15分,220伏电压合格率最大值不得大于7%的指标,需要进行负荷调整或调整变压器档位,从而保证供电电压质量。
从该台区当日负荷电流曲线图看到该台区最大负荷发生在凌晨5:00-6:00,晚上21:00-凌晨1:00两个时间段,该台区所带负荷主要是居民用户,从高峰负荷的时间段符合负荷用电性质,但从相别想来看A、C相负荷变化较大有调整的潜力。
(2)处理过程
用电检查人员根据检测情况在现场进行了核实,发现:一是该线路负荷较重在低负荷条件下,电压较高,且档位已调至最低档,调档无法实现电压降低。二是用户为居民负荷,由于各自家庭条件不同,接线时虽未造成负荷不平衡,但因用电情况不一致造成三相负荷不平衡,由于该台变下总负荷在高峰负荷时只达到变压器容量的63%,暂不做调整。
(3)经验总结
用电采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以前通过外观情况、熔丝是否经常熔断、导线单股后发热情况、粘贴试温蜡片观察蜡片反应、刀闸接触部位氧化情况等一些不太确定的现象,才能作出判断的工作机制,变成为量化的,数据完整清晰的分析报告。同时也为的用电检查的更好开展,提供了数据依据。
供电企业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控制用户用电负荷,宏观调控负荷曲线,加强用电异常的监测和处理,认真分析系统发回的用电异常报警信息,及时发现用户计量故障和窃电行为等,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有序用电。此举是电力企业用电管理自动化的重要手段。
3.2案例二
(1)现象描述
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用电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手段,发现某一高压计量客户A相严重失压,经对该户表计拆换校验检测,A相确有失压。
(2)处理过程
工作人员随即向客户展示了用电信息系统中失压情况的历史数据和表计校验结果,对该客户依法追补了电量。
(3)经验总结
用电信息系统能够调取各变电站关口表数据作为输出电量,同时把线路内终端采回电量做为售电量,由此分析某条线路的线损情况,并且可生成图形报表及各台区详细电量,工作人员通过此功能可直观的发现某条线路的电量损耗情况,助力从源头降低线路损耗,同时该系统可根据需求对不同线路下各个台区的不同异常类型进行监测,此项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用户设备异常和准确打击窃电行为。
3.3案例三
(1)现象描述
供电公司值班人员通过用电信息系统监控到少部分配电台区负荷重载。
(2)处理过程
立即通知相关地区值班人员密切监控配变,并同时上门宣传安全用电,负荷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该公司利用用电信息系统助力保电工作的一个缩影。
(3)经验总结
通过用电信息系统,每日发布公变超载、重载负载率情况,做为新增布点、增容及调容依据,同时,值班人员通过用电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配变负载,保证了电力供应的万无一失。
用电信息系统通过配变的实时运行数据可分析出变压器的负载情况,能够有效防止配变负荷严重超载导致设备的烧毁及用户私自增容等现象。
3.4案例四
通过用电信息系统监控,对当地客户变压器运行容量进行全面普查和检测,确保客户变压器运行容量正确,杜绝恶意违约用电行为。工作人员在检测中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个别把大容量变压器铭牌换成小容量铭牌,私自增容以逃避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扰乱用电秩序等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测,追补了电量,挽回了损失。
4.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线损、计量、用电检查等营销工作的效率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用电信息采集作为营销专业的技术支撑手段,在电能质量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变损分析、有序用电管理、增值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将会延伸至诸多公共领域并实现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连接,从而实现所有数据的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曲延涛,刘树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9,(09):120.
[2]刘辉,李广斌,范仕如.谈用电信息采集监测在用电检查工作过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8,(0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