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慢慢
国网承德供电公司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我国社会建设程度不断深化,社会现代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在电力企业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已基本实现,这对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电能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在今天的时代,如果电能消失了,那么什么也做不了,社会将会停滞甚至倒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对推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1 前言
随着电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电力系统,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控,进一步减少各种用电问题,降低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这不仅将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为我国电力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电子信息技术内涵概述
所谓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电子技术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对信息的传递、获取、处理和应用等功能,主要技术应用包括有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处理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对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都提升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为人们提供了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料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必然会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3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现状
目前就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现状来说,由于其作用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更新和改进从未停止。直到当前,普遍来说电力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也就是电网、电力系统以及变电站自动化(也就是各种电力自动化系统装置,比如监控设备自动化和电力检测仪自动化等等),每一个部分的的自动化就构成了整体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协调以高效率的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提高和质量加强。我国的电力系统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和广泛大量使用,使得数据的堆积较多,以至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其自我协调和工作效率也因此极高。而除此之外,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全面结合,也基本上进行了实现,比如促进我国多个企业快速发展的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技术等等,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较为重大的意义。
4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4.1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是我国电力自动化发展的核心。配电网自动化结合多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电子、通讯,实现全方位的配电网自动化监测,从而保证配电网在安全、高效、经济的状态下运行。传统的配电工作都由人工完成,人工完成工作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没办法得到保障,也没办法做到对其工作进行监督,收集的信息数据往往存在偏差,以至于一些可避免的电量损耗没有被及时发现,造成浪费。配电网自动化,就可以避免、解决上述问题,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经济的运行状态。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配电网自动化工作中,在最大范围内增加配电网自动化的控制力,让各个配电网之间信息传输与分享更为紧密也更加专业,同时也对配电网设备、馈线等进行深入的信息分析,助力电力系统的现代化、自动化发展。
4.2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重要节点,肩负着接收、分配电能,控制电压电流,确保电能传输效率等工作,是社会用电稳定的保证。变电站有多种设备,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够缩短设备运行问题被发现所需的时间,并能辅助处理一些问题,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整体安全性、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应用于二次设备,且常会用于测控装置中。在变电站中应用这一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电力企业对变电站各种硬件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掌握程度,可以实现对其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基于监测到的各项数据变化,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现代人工智能,允许储存数据并且可以分析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之后按照处理结果发送相应指令,目标设备执行指令,实现自动化控制。
4.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现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现又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功能,早期的电网调度为人工调度,这种调度方式受到调度人员专业能力的影响,调度质量无法获得有效保证,因此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也无法获得保证。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电网调度中,不仅实现了电网调度的自动化,而且有效保证了电网调度的科学合理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信息采集和命令執行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系统、人机联系系统共同构成,而这些系统的顺利运行都需要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以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系统为例,此系统负责实时收集各个发电厂、变电站的相关数据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根据处理结果为电网调度工作的具体实行提供决策支持。
5 电子信息技术被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发展趋势
5.1融入新型科技
科技的发展带动着各种新型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科技被发明出来,电力自动化系统不应只局限在已有的技术层面上,应该不断开拓,采用更多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电力自动化,不断简化工作,从而减少误差。例如,运用先行的视觉控制系统,借助此技术实现数据不像采集功能,这样就能减少人工成本,并能有效提高准确性。
5.2电子信息设备形成更高的兼容性
未来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事业当中的应用范围会更加深远广阔,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兼容应用将成为该领域研究者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目前微型电子设备的研发,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将有更高的利用价值,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应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的知识实现相关电子设备与自动化系统的兼容运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实际价值。
5.4电子信息技术形成更快的更新速度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高性能工作站、信息处理技术、软件技术以及高速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相应的产品也在向分布式、智能化、网络化以及开放式方向发展,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随着各类嵌入式产品的出现,比如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以太网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导致电力系统中的测量控制设备、数据通信控制设备以及继电保护设备等装置类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装置的应用程序与硬件电路结构也在逐渐的简化,并且也增强了产品的性能,使得装置处理信息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强化了功能扩展的能力,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逐渐广泛和普及,在这种情况下,给人们生活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工业生产等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由此可见,通过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更好的保障率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高阳.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9(11):262~263.
[2]王逢逢.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3):147~148.
[3]解学.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9(11):48.
[4]杨欣裕.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