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究 董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董雯1 郭朋飞2 贾银花3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
        1.身份证号码:41140219900226xxxx
        2.身份证号码:41022119860724xxxx
        3.身份证号码:4114241987081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建筑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必须要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得到有利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质量安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质量与安全是不可分隔的,两者相辅相成,安全是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工程的质量安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不断以各种形式出现,加大了企业在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难度,亟需找到有效的对策为建筑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为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是保证房屋建筑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是房屋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开展有效地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使用的施工材料或者施工机械设备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而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以及质量会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开展有效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建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的建筑规模都比较大,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设备情况都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开展有效地安全管理工作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而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施工进度。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重要举措。有效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并且安全管理工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有重要帮助。
        2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创新完善管理体系
        转变传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思想,正视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有效管理的首要条件。因此,首先需要从实际条件出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完善现存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制度以支撑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各项制度的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同时,详细划分不同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职责,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建立各单位之间相互协调作业机制,保障监督管理各方都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各自权属范围内的施工信息、施工情况,为各方准确及时的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隐患解决办法提供条件,最终实现降低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概率。
        2.2制定质量管理方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认识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比较多,施工环节比较复杂。这会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了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水平,施工企业需要制定有效地质量管理方案。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保证质量管理方案的科学性。第一,在开展施工前期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综合分析,加大对不同施工环节的研究力度,对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根据不同施工技术的具体使用要求和标准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这样能够确保管理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有效指导,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第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方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施工之前还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中的重点环节以及交叉施工环节进行分析。

同时要做好充分全面的技术交底,对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全面掌握,确保后续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促进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企业应该重视对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遴选,促使相关人员的基本工作素质能力符合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此外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的提升。①通过施工管理的培训机制,使管理人员树立牢固的工作监管和安全意识,使管理人员明确了解自身的职责。②通过演练的形式提升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对此,企业一方面要将典型的事故问题进行教学和培训,同时需要通过实际演练训练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使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切实发展。③培养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问题和施工成本有着直接的联系。
        2.4严格对开工技术条件进行审查监管
        过硬的开工技术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良好开端,负责审查的相关机构应完善工程质量审查制度。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需要监管的内容较为烦杂,监管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开工技术条件的监管,尤其是对人进行监管。人是施工行为的主体,不仅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审查,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管。监管的内容主要是监督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于不规范行为形成强大的约束力。负责监管的人员应随时走入施工现场,以监督计划为依据,及时了解施工单位的各种行为,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筑材料的监管,应侧重于数量、质量、合格证等方面,一经发现建筑材料与建筑要求有出入便要立即上报,及时处理,防止因材料质量不达标而出现安全问题。做好施工设备监管工作,开工前及时检修,并定期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5重视监管工作的进行
        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有必要重视监管工作的进行,其主要表现为:监管单位或者监管部门应当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情况的勘察,深入分析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在建设前及时对企业做出要求和予以纠正,从而让企业的安全管理符合管理规范,这样才能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能使其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也应该重视监管工作的进行,对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要进行落实,严重杜绝贪污贿赂等情况的发生,让监管之后的处理意见能够有效的进行落实,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将监管作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提高质量的稳定性和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
        2.6推进施工过程的细节化管理
        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细节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建立科学的细化管理制度,减少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例如加强对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的现场监督,对施工的工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现场指导,促进相关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证。例如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调度的科学调配,建立设备维护监督机制等措施,使施工现场保持秩序效率,减少细节问题可能导致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结语
        在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管理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机制。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机制开展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展开,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宪峰.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探讨[J].居业,2020(4):161+163.
        [2]时利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探究[J].山西建筑,2017,43(34):209-211.
        [3]孙跃维.宁波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监管机制改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