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姜世超
[导读] 摘要: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也给自动化设备的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可能。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41
        摘要: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也给自动化设备的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可能。但是自动化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维修与管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了自动化设备发展的阻碍。本文从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特点入手,首先分析了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内容和主要方式,然后研究了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发展新方向,给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维修;管理
        自动化设备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给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降低自动化设备的故障率和提升其使用的效率成了新的问题。因此,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就成了企业当前关注的重点。
        1 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特点
        设备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着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对其稳定性的要求较高。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的设备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采用电脑技术控制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所以,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设备的正在逐步降低人力在其中耳的作用,用电脑的程序来控制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而且,自动化设备的在维修的过程中也要借助电脑的系统,辅助完成整个维修的过程。因此,自动化设备维修和管理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特点。(2)技术含量较高。自动化设备本身就是先进科技的代表,所以对维修和管理的技术含量要求较高。一般而言,自动化设备的维修需要生产厂家派出专门的工程师,检修设备的故障,然后进行维修的操作。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也有专门的系统和体系,一些高级的自动化设备甚至可以进行自我管理和维护,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
        2 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内容和主要方式
        2.1
        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主要内容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从购买前就已经开始,在购买的比对时,商家选择的并不是性价比最高和功能最多的产品,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而且,自动化设备由于其自身的属性特点,相应的配件价格都较为昂贵,一次更换的投入将极大增加前期的投入。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配件的管理系统和专门维修人员的配备。由于自动化设备的配件价格较高,所以企业监理配件的管理系统可以对整个设备进行更好的管理,这是为了降低设备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盈利。专门维修人员的配备是为了日常维护设备和对设备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的修理,一方面这些人员可以发现设备在日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尽早处理,以提高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也可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维修,以便于尽早解决问题,使设备恢复使用。总体而言,自动化设备维修和管理的主要内容都是面向设备的正常运行,给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最大化企业的效益。
        2.2
        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主要方式自动化设备和传统的设备运行方式有着本质的差别,所以其维修和管理的方式也和传统设备的有着明显不同。而且,自动化设备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都是在一个网络内形成系统,协同作业。因此,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大范围的停工,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预知性维修。当前的自动化设备大多建立了监测系统,收集设备在运行时的各种信号数据,然后把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计算机,经过处理后分析其运行的状态是否存在问题。如果信号检测出问题,就可以根据信号的特点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地方,然后进行预知性的维修,避免出现故障后造成的巨大损失。这种方式改善了传统设备维修的滞后性,可以保持设备的长时间正常运作,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的利益。(2)机会维修。机会维修很考验技术人员的技能经验,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微小事故,短暂性的控制故障,然后安排在节假日进行维修的操作。这种机会维修可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以减少设备停止运作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当然,机会维修也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当遇到故障较大,存在安全隐患时,就必须尽快的停止设备的运作,然后进行维修。
        3备品配件的管理
        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备件种类多而杂,特别是进口设备,自动化程 度非常高,技术最先进,导致备品配件价格特别高、货期不稳定,我们做如下:
        (1)标准组件国产化:气动元件、霍尔、光电传感器、液压元件、电气元件以及齿轮、橡胶吸嘴、传送皮带、轴承、滑块导轨等,生产 设备机械零部件自行加工。
        (2)坚持备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按照行业标准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备件的种类,使设备备件具有互换、通用化。将设计标准、功能、结构相同,参数、尺寸不同的备件,整齐摆放,使备件系列化。
        (3)设备备件使用寿命更换周期确定,每个备品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根据设备配件平时更换维修记录,计算出配件的更换周期做好库存。
        (4)备件的费用管理:根据备件的使用周期,使用数量,购买 加工周期,确定安全库存,避免过多库存占用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根据设备维修更换记录,再根据设备状态、产量、维修更换使用标准,确定设备备件、消耗品的使用量,使其定量使用,减少过多的浪费使用。
        (5)安全库存管理:对库存数量进行可视化管理,使备件管理 人员随时了解备件的使用情况,及时查看备件实际库存,根据库存量确认是否购买,确保配件最低安全库存。
        (6)备件登记制度;备件进入仓库进行入库登记,备件分类整齐摆放好,维修人员在领取备件时也需要进行登记,并通知备件管理 人员,可以有效掌握备件的实际库存量。
        4 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发展新方向
        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目前正面临着自身发展的瓶颈,一些方式和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的需求。因此,寻求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发展新方向是目前的重点。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系统的优势将自动化设备的各种参数录入其中,这样就可以及时的掌握设备运行的状态,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也可以做到有据可查,有利于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化,提高其效率。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还可以采用一种状态性的维修机制,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和传统的计划性维修相比,有着明显的先进性,可以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还可以避免小故障的恶化对设备本身造成损伤。当前,我国的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正在逐步的完善中,各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有更多的发展方向,也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5结语
        自动化设备目前已经在社会上大范围的使用,随之产生的维修和管理问题也更加突出,所以研究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特点,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和方式,然后提出了自动化设备维修和管理发展的新方向。这可以给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分析具体的方法,以便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肖箫,那顺吉雅.基于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252.
        [2]赵兰斌.对企业基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06:26-28.
        [3]卢明宝.试论自动化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机电信息,2015,03: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