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泉
安庆市菱湖公园 安徽安庆 246001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良好运转,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剧,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公共资源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城市园林绿化是调节城市和谐生存,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下,城市园林绿化将会赋予更多的责任,将城市园林绿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紧密结合,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和城市生活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引言:园林绿化是构建优质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国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重视园林绿化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化、城市花园化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所以,我国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需要将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纲领中,进一步宣传环保理念,明文规定城市绿化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规划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完成。
1.我国当下城市规划中的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落后
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非常重要,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基础,只有精心设计每一处地点,才能使得城市能够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下去。不管是传统城市的改建,还是新型城市的建设,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缺乏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这主要与当时我国的主要发展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是以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一些老城改造中,部分古建筑和城市公园被破坏,导致城市失去了原始面貌,失去了原本的文化价值[1]。
1.2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种植和养护不到位
许多城市由于主管部门缺乏对城市园林绿化理念的重视,在初期的城市规划中所要求的树木、植被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及时完成,或者在后期缺乏一定的养护。导致园林树木和植被因为缺水、缺药而出现成长不良、生长不旺盛的现象,最终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效果。
1.3城市园林绿化的结构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一方面是调节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美观具有艺术性。在某些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往往两者不能很好地结合。首先,我国南北方地域辽阔,温湿度差距较大,在城市绿化中要选择适合地区生长的植物,才能达到应有的绿化效果。另外,在树种选择、和植物栽培上,出现景观单调、缺乏生机的现象。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在整体规划和细节实施上,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使得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能对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出行造成影响。
2.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2.1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所有的内容都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的。城市园林和绿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首先,在城市园林绿化的项目建设中,要体现园林绿化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使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得到本质上的提高。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中,要深入地调查城市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对于规划设计单位的方案要认真地审批和评价,招投标等活动公开透明,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实施中各个细节[2],通过严格的行政管理和科学的工程管理来进行监督和加强,以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科学合理地进行。
2.2将城市绿地和郊区绿化进行整体规划
城市中心的园林和绿化与城市郊区的农田、植被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城市郊区的农田和水渠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中,需要将其考虑进去。
比如,沿河的防护林,需要相关的水利部门进行沟通,对河谷的绿地进行保护,对防洪堤采取退后设立的措施。在旱期,河谷走廊可以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和生物保护的绿地;在汛期,河谷走廊可以作为淹没区起到防洪的作用。对于公路的林带,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地保障林木和其他植物不被破坏。比如,在进行公路扩宽时,可以将一侧的防护林作为公路中心的隔离带,可以大大避免了林木资源的砍伐。同时,在原有防护林的改造中,要丰富防护林的树种,增加防护林带的功能,为城市生活建立第一道强有力的自然防护体系。
2.3构建具有人文底蕴的园林绿化方案
我国大部分城市是在古代城镇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些城市中某些地区、街道、园林和乡村,都可能会与某些熟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联,在现代社会下,这些城市中的人文历史区域,成为代表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将城市的这些区域进行重点规划,既要保留传统的历史文化元素,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树木和相关建筑和设施进行保护,同时也要种植新的植物。在进行园林规划中,要翻阅历史资料,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以满足城市居民以及各地游客的观赏需求。如有必要,还应该在公园内设立指示标识或者历史介绍牌,对于有文物价值的树木张贴信息牌或者建立围栏进行保护。
2.4将城市园林绿化与时代气息紧密结合
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的艺术价值十分重要,不仅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同时也是展现时代特色一种十分有效的宣传手段。比如,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时,城市公园以及街道绿化会将植物摆放和修建成相关主题的造型,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节日的气氛。或者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宣传中,城市的公园或者社区采用绿化的形式,与城市中宣传标语共同组成特色的文化形象,对城市居民产生更加深刻的思想认识。将城市园林绿化与时代相结合,是未来城市绿化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
2.5加强环保教育,让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城市的绿化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更是每个城市居民应尽的义务,每个城市居民都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建设者。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居民的环保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环保思想教育,加大环保理念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全国人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环保思想觉悟,使之自觉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可以在相应的规定中,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改善城市绿色生态;通过学校开展环保活动、全民植树、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垃圾分类等形式,帮助城市居民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使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形成人人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的氛围。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发挥相应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明确规定绿色行为标准,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为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扶持,鼓励居民选择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共同建立“生态城市。
结论:
简而言之,城市的发展与国家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众多的大型城市。但是现代化城市的建立仅仅出现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在租界或者使馆区开始兴建的现代化城市格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大中型城市开始投入建设,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脚步。相比于欧洲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在城市的规划中,对城市园林绿化有了更高的认识。相反,许多欧洲早期的城市,不管是城市街道还是社区,都缺乏绿色树木的统筹规划,使城市看起来比较单调,同时也缺乏净化空气的功能。文章主要针对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泽华.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农机,2019,43(6):144-145.
[2]刘红,蒋华云.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J].工程技术,2020(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