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姚锡昌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施工安全监督执法力度,针对施工安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构建出更加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
        身份证号码:440183198192049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施工安全监督执法力度,针对施工安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构建出更加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探讨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领域中出现了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种类,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创新发展。为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符合发展要求,需要在施工现场开展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工作,最大成都的减少上网事物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现存问题
        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项目安全教育和培训时间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施工施工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薄弱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一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原来企业中的机构工作人员重新得到调整,甚至撤销了安全管理机构,取消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岗位,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力度不足,给工程建设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重效益轻安全
        现代化企业在发展中关注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和利润等硬性指标[1],相对忽视了安全效益,导致在工程建设中不能准确的衡量好企业效益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平衡性,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施工现场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责任模糊不清,影响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施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给工程建设乃至企业的发展都在城了较大的影响。
        3.技术发展水平不满足形势发展需求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在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方面,工作开展水平比较低,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跟市场发展形势要求差距较大,影响了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落实到施工现场,因此需要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工作特点[2]。施工现场中聚集了大量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
        1.施工难度比较大
        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大特点是施工周期长、施工面积比较大、施工场地人员较多、施工设备种类较多等,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都需要持续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扩大,建筑物也从一开始的简单设计转化成为复杂性比较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施工现场也从宽阔的施工场地转变成为越来越狭窄的市区环境中,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升了要求。
        2.施工人员流动性大
        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发展,扩大建筑发展规模,对于市场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变大,因此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到建筑行业中,其中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就占据了80%的数量。一部分农民工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不足,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因此施工中的防护技能比较低,安全意识不足,很容易在施工中留下施工隐患[3]。建筑行业中的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导致施工人员已经掌握了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却离开了工作岗位,各项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在施工中落实各项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和安全管理标准,影响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
        1.强化基础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专项安全生产治理工作,针对在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多发施工环节,针对性开展专项的安全生产滚利工作,帮助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提升安全生产质量。工作人员要结合近些年来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专项治理工作,例如房屋拆除、塔吊倒塌、施工坍塌、高处坠落等。政府部门的工作是需要监督和检查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开展情况,针对没有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规定开展专项安全生产治理措施的企业要严肃查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编制出不同层次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要严格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上岗培训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要求要针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考核工作,并制定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计划,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行政水平。在企业发展重要完善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并在企业的资质管理中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核。
        2.建立长效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完善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出可行性强的安全生产部门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并把工作经验转化成为标准规范[4]。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大力推广工业化绿色施工,促进建筑行业技术的创新进步,并及时公布限制使用、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安全生产工艺、安全生产设备。施工企业要形成安全激励机制,并鼓励现代化施工企业能够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引进创新安全生产工艺和安全生产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引导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施工企业单位要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咨询社会中资质高的安全服务中介机构,在市场发展机制中引入施工企业风险防范,不断的提升施工企业单位的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和控制能力。
        3.制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我国建设部门已经形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并积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系统的运行能够全面的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提升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效率[5]。一旦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单位需要做好跟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事故调查工作,争取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施工企业单位要做好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工作中,配合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政府部门要针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落实好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尤其是在工程施工中,要落实好工程项目部门经理以及部门主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利用制度来提升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4.规范建立行为
        施工企业要积极规范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能够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开展监理工作。监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并做好施工方案审查、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存在,把监理现场管理职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施工企业单位能够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建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各项防范措施,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文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20(06):171.
        [2]周庆龙.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06):169-170.
        [3]杨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防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135-136.
        [4]朱家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1):138-139.
        [5]郭健.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策略[J].门窗,2019(16):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