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2000
摘要:数千年的文化沉淀,让我国有着突出文化优势,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仍旧在对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构成影响。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能够窥见中国传统建筑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礼俗文化、审美对于民众行为、舆论的约束。其间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厚重且突出。现如今,国内的建筑设计深受西方国家建筑设计思潮所影响,如现代主义思潮、包豪斯思潮等,建筑设计盲目倾向“北风、现代风”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导致建筑设计“千篇一律”,还埋没了我国本土的优秀文化特色。因此,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中积极融入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实现建筑设计的传承以及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传承;发展
1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与现代建筑工程相比,我国的传统建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多为天然木材,房屋的主体结构均使用木材作为支撑,木质结构的优点在于柔韧性较好,多使用软性连接的方式,但是其承重能力相对较弱,且防火性能较差。第二,单体平面布局。由于传统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所以其多为单体类型。建筑中木柱的设计位置应根据房屋的结构和面积决定,其开间大小也受到建筑级别与地位的限制,房间的具体尺寸对建筑的整体形态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第三,群体方面。传统建筑群体主要是以院为排列形式,纵向产生多进院落,横向形成多重格局。这种建筑群体的排列方式实现建筑的逐层递进关系,使其表现出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同时此种建筑规划方式也体现出了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2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
2.1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根基
现如今保存较为良好的古代建筑群,均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古代建筑的影响。如,祁县乔家大院,建筑的设计、装饰均表现了儒家所倡导的“长幼尊卑”,木石雕也以“葡萄百子”等具有“礼俗”文化的纹样为主。这些文化早已根植在了中国人的思想中,成为我们文化基因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当代建筑设计有必要去凸显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建筑设计是在某中社会环境下、文化语境下展开的工作,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时间段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展现出一段时间的文化风貌。
2.2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现代建筑理念的重要源泉
建筑设计并非是“无根之水”,即便是高度推崇包豪斯思潮、现代主义思潮的建筑设计者,也需要通过比对来界定自己的设计思维,所以建筑设计并非是一个完全可通过自主意志、思想观念进行协调的行为,我们必须要正视“传统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设计所产生的影响,并从中找到建筑设计的灵感。这里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为例,该建筑设计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和谐共生、天然合一”这些思想,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合的典型案例,建筑设计者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将该建筑结构作为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要素,实现了功能设计以及美学设计的充分融合。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形式
3.1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符号
传统建筑文化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元素符号展现文化信息,从而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同。为此,现代建筑设计师要提炼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对这些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实行重组与改造,一方面体现“旧貌换新颜”的文化韵味,另一方面增强人们的文化共识,激发人们的文化共鸣。也就是说,现代建筑设计师应对传统建筑元素符号进行提炼与加工,在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深化现代建筑的艺术内涵。
3.2传统建筑形制
传统建筑形制主要指传统建筑物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形态和建筑构造形式。同时,建构筑物所用的材料也与建筑物的艺术风格存在紧密联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吸收传统建筑形制的精髓,深度了解当地的社会习俗,并深入研究传统建筑形制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传统建筑形制造型和结构的主要特征,从而提升现代建筑的艺术鉴赏价值。
3.3传统建筑材料
若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设计师必须积极学习传统建筑设计工艺,掌握材料应用技法。传统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其中,木质结构与砖石混合结构最为典型,也最为常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表达载体,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近年来,以木材、竹材、石材为原材料的现代建筑逐渐增多。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尝试也是传承与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需要格外强调的是,现代建筑设计师需保证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工艺的相互协调,避免发生工艺性与艺术性问题。
3.4传统建筑空间布局构造形式
3.4.1围合院落布局构造形式
很多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围合院落的布局方式,建筑物和墙体采取对称布置方式,从而形成规则的四合院空间。围合院落将院落融入到建筑平面当中,非连廊发挥着连接功能空间的作用。北京四合院是现存的传统建筑中采用围合院落布局形式最典型的代表。利用围合形式,一方面可明确空间的界限范围,构成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分隔居住空间与外部空间,形成私密性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围合院落布局形式,能够高度满足居住者对私密性空间的需求。
3.4.2园林景观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注重空间布局的灵活多边形,园林景观的自然和谐性,给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借景、对景、分景与隔景等多样化设计手法,对空间环境中的山体、水景、建构筑物、动植物进行协调规划。再者,传统园林也要做到比例协调、错落有致、动静结合、明暗变幻、遥相呼应。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传统园林布局形式,一方面增强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另一方面也可更加生动地展现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5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品格
对现代建筑来说,不单单要注重建筑构造形式与结构功能的有机整合,还需深度解读建筑艺术形态所承载的文化气节与精神品格。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家学派则讲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物极必反”。其中,“无为而治”的核心内涵是“无为而无不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从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基于“无为而治”思想理念的建筑设计中,需按照某种特定的逻辑进行自然运营,不过分强求,也不过度干涉,形成洒脱自如、浪漫飘逸的建筑艺术风格。而佛家则强调追本溯源、返璞归真、宁心静气。将佛家思想融合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则能够营造清幽宁静的建筑氛围,舒缓居住者的心理压力。
4结束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建筑设计总是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设计余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多数城市的风貌都有着一副徒有其表的西方面孔,一方面是因我国未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缺位。广大从业者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积极借鉴国内成熟的建筑设计案例,让优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许婷.文化背景下的精致与和谐——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校园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9,26(10):49-50.
[2]郁畏力.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