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 李万洪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李万洪
[导读] 摘要:在农田水利领域工程实践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如喷灌、滴灌和低压管道灌溉等。
        贵州黔城盛景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在农田水利领域工程实践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如喷灌、滴灌和低压管道灌溉等。根据农业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新型、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产品的增产增收,使得种植户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有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引言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常年面临着水资源供应不足、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全面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看到农田灌溉方面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现有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实际适当优化,从而提高技术运用效果,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1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意义
        在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越来越高重视的当下,对于农业产业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在相关政策上不断提出优惠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这对于提高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农田灌溉与排水的便捷性,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控农田用水,改善农田水分状况。节水灌溉项目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以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灌溉的高产高效。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发展现状
        2.1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项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受工程项目落实,项目管理等因素影响,长期为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形成对项目的管理,易造成节水灌溉工程产生滞后性,不仅浪费了工程资源,且可能产生多种新的问题,如配套设施老化、资金运转不周等情况,对于节水灌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在项目建设与项目运行中,由于未有效管理,也可能造成多种问题产生,如设备维修与养护缺失、项目设计与节水灌溉规划主体缺失,都造成节水灌溉项目单一运转,难以起到较好的资源整合效果。
        2.2不合理的种植结构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旨在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以此有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真正增加。但是,在传统种植观念与种植方式的影响下,我国许多灌溉区的种植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种植方式仍然还是春种玉米与秋收小麦,即便开展了高效农业生产,但覆盖面积非常小,无法将高效节水灌溉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即增值增产,从而不利于农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为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管理人员在高效节水灌溉区域内需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民致力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保证种植结构合理,如此才能将高效节水灌溉的真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且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1喷灌渠道防渗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都需要相应的水资源输送渠道作为支撑,因此,在喷灌渠道运用节水技术十分有必要,也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重点。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喷灌渠道主要由石块和防渗材料等砌筑而成,并且使用混凝土进行表面的平整。在此结构中,防渗材料起到了良好的水资源防渗作用,可以控制70%~80%的水资源下渗量。为此,农田水利工程在建造喷灌渠道的时候,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渠道走向,既要保证喷灌面积,又要保证渠道总长度尽可能地小,同时还要使用U型渠道,通过长度以及截面积的有效设计和控制,有效减小喷灌渠道水断面,减少水资源与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量。

喷灌渠道防渗技术的科学设计和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控制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下渗的问题,弥补相应的水资源损失,从而确保农田灌溉区域内的水资源充足,保证灌溉的有效性。
        3.2喷灌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需要实现两个目的:第一,保证农田的用水需求,使农作物得到足够的滋养;第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降耗的根本目标。在目前现有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技术灌溉效果最好、运用范围最广,可以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同时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喷灌技术的具体运用需要使用到动力装置和水泵等,通过对水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其提升到设计好的指定高度,保证其可以顺利到达喷灌装置中,然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密的喷头向附近的农田进行灌溉。喷灌技术运用过程中,灌溉水通常是以线状或者丝状向四周喷灌,灌溉的面积十分大,而且由于水量小渗漏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有效灌溉和滋润,同时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很高的程度,节水效果十分好。
        4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4.1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水平
        节水灌溉的高效性需要加强管理水平,以节水灌溉工程的落实质量提高节水率。首先,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需要做好前期管理工作,例如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得到较好的政策扶持,促进节水灌溉工程有效建设。管理工作应发挥优势,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各个步骤形成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落实效果,发挥节水灌溉工程优势,为农田灌溉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良好动能。其次,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中,需要形成长效化管理意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效果,为农田灌溉提供有效支持,从而发挥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将项目落实到位,提高项目价值。这就需要在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中能够形成规划化的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权责分配,发挥“人”的作用形成科学管理,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需要合理的分配与使用水资源,而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的开展可有效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为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在工程设计之前,需对当地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实现供水的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对当地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避免水资源浪费就需要将水资源分配到每个必须利用的地方。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意识,对灌溉区域进行科学的管理,如此才能推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优化配置水资源。
        结束语
        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且能够更好的调整我国农业结构,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日渐重视,为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并将工程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对现有灌溉方式进行不断发展与调整,并重视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
        参考文献:
        [1]木合塔尔•麦麦提.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智能城市,2019,5(24):187-188.
        [2]张绍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究[J].农家参谋,2019(03):192+203.
        [3]王永仁.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239.
        [4]丁亚男.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及效益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63.
        [5]李晶.高效节水灌溉自动控制模式研究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