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京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从土建施工实践分析,桩基础的应用比较广泛,且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起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若想发挥桩基础的价值和作用,要做好土建现场勘查,掌握技术应用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严格把控桩基础施工的质量,保障工程的效益目标实现。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使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量显著加大。为了使人们在住房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建筑物高度的提升已经成为一种最佳的实现手段,而且高层建筑也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但是相比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质量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确保工程质量,首先就要对基础工程——桩基础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科学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工程的安全系数,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1桩基础技术介绍
桩基础简称桩基,一般可分为深基础、单桩基础两种,前者主要由桩、连接桩顶的桩承台构成,后者主要由柱、桩基构成。根据土建施工具体情况的差异,桩基础可分为高承台桩基与低承台桩基两种。其中,高承台桩基是承台位置处于地面以下,而桩身位于地表以上;低承台桩基的承台接近地表,而桩身全部位于地表以下。此外,根据桩基础工程性质差异,可进一步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为确保地表以上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在土建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技术可将不同方向的建筑承载力转移到桩基的土层周围。尤其在恶劣天气状况下,建筑物会受到大风、风暴等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应用桩基础技术能明显转移外力方向,最大程度缓解和降低外力作用下建筑物受到的压力与破坏。
2土建施工中桩基础应用分类
2.1振动沉桩
在建筑土建施工中,振动沉桩主要指的是在桩上连接具有一定质量的振动锤,施工中通过进行顶部振动使振动锤发生落体运动,从而借助自身重力起到沉桩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桩基础施工技术来说,振动沉桩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
2.2预制桩
预制桩在建筑结构构造过程中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在一些高层建筑以及民用建筑中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制桩通过混凝土以及相关材料预制而成,主要有管桩以及方桩两种分类,他们是依据结构形式进行区分的。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成桩方法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有静压法、嵌入法以及沉桩法,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复杂的工序,并且有较好的稳定性,施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同样,管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额外压力的作用会出现挤土的情况,施工后期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会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在出现挤土的情况时采取相关的措施做好工艺控制。管桩和方桩的结构区别使得他们的应用场合存在明显的区别,适合于不同的地质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中。
2.3灌注桩
灌注桩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基础桩施工技术,根据具体施工工艺的不同,可将灌注桩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以及挖孔灌注桩。灌注桩在施工打孔时需注意打孔方式,避免打孔过程中出现段桩情况,一般来说为了起到良好的打孔效果,可以采用机械和人孔钻孔相结合的方式施工。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前,工程整体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在于土建施工,土建施工质量的提升与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有着直接关系。在土建施工中必须正确利用桩基础施工技术,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桩基础通常是由承台基桩构成,承台的整体标高性对于高、低承台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高承台桩技术即地上、地下各一半,低承台桩则需要全部深埋于地下。此外,桩基础还有预制桩与灌注桩之分。相比于灌注桩,预制桩的生产成本不高,有着较小的配筋率,且能极大地节约钢材,还可以显著提高承载力。
预制桩无法用来抗水平荷载,在预应力铰线或者是填心强度充足的情形下,能够用来做抗拔桩[1]。总的来说,在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科学、合理使用,不仅能够使建筑内部的结构更加稳定,更可以对震动力等外部因素进行有效抵抗,进而确保建筑的安全。
4土建施工中主要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4.1预制桩的应用
桩基础技术涉及的压桩和沉桩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层、岩石结构的稳定性与抗压能力,所以预制桩应用显得极为关键。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预制桩常见的施工技术包括上文提到的振动沉桩、静力压桩技术,但事实上还包括射水沉桩、锤击沉桩等施工方式,这些施工技术的目的都在于提升土层、岩石结构稳定性,且控制预制桩的自身密度,以提升土层、岩石的抗压能力。在实际应用预制桩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施工质量要求与施工环境选择科学的桩基础技术。
4.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采用相应的压桩设备的重力以及桩架的自重对桩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将桩压入土壤中的施工技术称为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这种压桩技术不仅操作容易、流程简单,操作时还不会对外界周围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所需混凝土和钢筋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它在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上都更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静力压桩过程中土层结构发生了改变,土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其次在进行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连续进行,一旦中途出现施工中断现象就会对施工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在高层建筑中,静力压桩施工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4.3水泥桩搅拌技术的有效实施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水泥土搅拌的桩基础技术,是应用水泥、石灰等原材料当作固化剂,在特定搅拌机的搅拌下,将软土和固化剂进行强制搅拌,使得地基中的软土(淤泥)变得更加坚硬与结实,并具备较好的整体性与水稳性,继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变形模量地基的处理效果。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水泥土搅拌技术分为两种,即粉体喷射与水泥搅拌。其中,水泥搅拌是利用地基土和水泥浆进行相应的搅拌,而粉体喷射则是利用石灰粉、水泥粉与地基土进行相应的搅拌。具体作业时,应按照不同施工方式使用合适的搅拌方式,继而提高地基土的坚硬程度。
5桩基技术的发展
凭借先进的桩基技术,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施工中,桩的长度已经达到100m,桩直径超过2.5m。我国虽然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凭借多年经验的积累,我国已具备一套完整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桩基技术。但随着高层建筑的崛起,以及大跨度桥梁等对桩基要求较高的工程的发展,我国在桩基技术的研发和变革之路上,仍需奋勇前行。本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桩基施工应朝低公害的方向发展。如筒式柴油锤冲击桩,其在施工中就具有噪声大、震动幅度大、油渍污染等问题,使得其在部分城区的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这才催生了后续静压式等环保桩基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实践中,要认真把握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质量,做好严格的把控。文中结合实践,提出以下策略:做好施工准备;遵循“服务至上”原则;桩基础施工技术优化;安全合理与经济适用调控等。通过强化管理,保障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时超.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9):145.
[2]蔡雄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论述[J].居舍,2019(06):59.
[3]攸明亮.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14-15.
[4]马永宣.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31-32.
[5]王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