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学校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缺乏,人们也逐渐加大了对于节能环保的关注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配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文章简单介绍了BIM技术的优势,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BIM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因其粗放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很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建筑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本文所讲的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加快推动其转型升级,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迎合时代发展提出的需求。基于此,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BIM技术的简单介绍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简称,可以将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详细信息以及施工进度和施工材料的应用等通过模型的方式构建出来,为工程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作业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便捷。模型的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三维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和设计方案等部分进行高度模拟,大幅度提升了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并且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能够增强交底的全面性,保证各个部门和专业的人员能够通过密切配合在较大程度上增强施工的质量,进而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并为工程建设的进度提供保障。
2装配式建筑的简单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近些年来逐渐开始发展和应用的建筑模式,通过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这种建筑模式具有比较可观的发展潜力,并且现阶段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逐渐接受这种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建筑模式耗费的建筑材料相对较少,并且能够在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降低工程建设所消耗的资金。现今社会中能够用于建设的土地相对较少,这对相关项目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而装配式的建筑模式能够解决这样的社会现状,这种模式能够通过分隔建筑空间的方式从而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这种建筑模式通常情况下在建设之前需要对相关构件进行预制,并且保证预制的规格能够满足具体工程的建设要求,在准备施工时需要将预制的构件从生产厂家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合理的安装,大幅度增强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构件的重要连接部位加强重视程度,保证不会存在比较明显的裂缝等现象。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设计阶段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应该将BIM技术的可视化、协同化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对工程所有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效预测,以此来确保工程协同进行,同时能够通过预测及时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设计内容:建筑楼板、建筑墙板、阳台板等,因上述设计内容属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性部件,所以在进行实际设计时,需要对其采取组合、拆分的方式进行设计。例如,通过BIM设计软件,将构成整体建筑的所有构件以参数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并结合构件种类来进行分“族”,以标准化构建尺寸以及形状作为参照,以此为标准处理建筑中不断增加的构件,使其逐渐形成标准化构件参照数据库,为之后的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在使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性部件拆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其一,明确构件拆分标准,并使用BIM软件对其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对构件的使用材质、构件重量等做出相应的数据编号以及分类归纳,然后将以上数据信息综合整理起来,构建系统性的预制构件数据信息库;其二,明确建筑中进行构件拆分部分的节点位置,这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经常会有很多构件交合和矛盾的地方,因此,需要对构建中的T型、L型等构件中的节点位置进行碰撞检查,进一步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其三,对工程中的结构施工图纸做相应的标记,例如门窗洞口、剪力墙厚度等,并对此构建相应的数据库,然后将整个工程的立体模型设计出来。
3.2模拟施工
由于施工环节是整体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对施工的管理不足就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优秀设计图纸的优势,因此在施工之前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BIM技术对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将设计环节和构件各个部分的参数作为主要输入数据建立施工模型,然后施工管理人员从模型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与设计环节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改进时需要将模型和具体参数作为设计人员的参考信息,并且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尽量保证经过改进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为实际施工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其建立起的三维模拟动画进行改进,提升信息的表达效果,并且能够根据时间的差异性对施工数据进行准度的调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环节的协调性。
3.3制造构件环节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预制构建的方式,对传统的施工模式进行了改善,所以构建的质量对于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管理人员要想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就需要对构建制造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利用BIM技术能够对构建制造的原材料以及制造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合理的预测,还能够充分体现出预制构建的制造质量,帮助相关管理人员更加直观地观测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具体情况。利用BIM技术还能够对构建的数据信息进行跟踪,可以安装相应的芯片到每一个构件中,完成安装以后利用BIM技术对具体的信息进行跟踪处理,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的作用
BIM技术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信息化,管理人员利用预制构件中的RFID芯片,获取保存在芯片中预制构件生产厂商、安装人员、运输人员等的资料信息。为保证BIM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对人员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确施工过程的人员责任,加强工作的严谨性。BIM技术还可以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运维管理,借助预埋在预制构件中的RFID芯片,可以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进行监测和分析,运营维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BIM软件的处理数据在BIM模型中准确定位高耗能所在的位置并尽快解决。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还能够帮助管理人员通过BIM技术及时获取施工中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从而优化整个施工流程,切实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德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9(9):229.
[2]杨钏.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5):172.
[3]李文龙,罗莎,苏世凯,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J].江苏建材,2019(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