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50419680513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建筑主体施工结构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关注。社会的发展给建筑工程领域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建筑物的类型和建筑物的规模不断增加。无论是哪种建筑模式,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坚固、美观的原则。要想实现这样的建设目标,就必须要从施工阶段入手,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打造合格的房屋建筑,给人们创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空间。文章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当前阶段人口上涨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涌入过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从传统的矮层建筑物提升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把握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会导致整个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威胁到居住在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1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建筑主体结构占据重要位置,其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功能。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指是指建筑地基之上的部分,地基是承受建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保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建筑地基,其二是建筑主体结构,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建筑主体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
①施工过程中水泥的应用水泥的粘度会受到诸如水灰比之类的因素的强烈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水泥的流动性也增加,而且建筑物中使用的水泥量也会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结构强度、耐久性以及施工成本等。用量越低,混凝土强度越低,耐磨性越不足。如果水泥的量很大,这会增加建筑物的弹性并容易导致裂缝。在严重的情况下,建筑结构还可能会松动,并影响建筑质量。②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测量数据不准确许多建筑问题都是由建筑主体结构的建筑物测量数据不正确引起的,这会导致建筑物建造时容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例如,许多建筑公司将在建造主体结构时切割衍生管道,所以通常会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建设不符合标准或看起来不均匀,而且还增加了后续工作的成本和维护成本。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它关系到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合理的钢筋施工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在钢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钢筋的品质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钢筋的规格型号以及具体的性能参数可以满足实际的高层建筑主体机构施工要求,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坚固程度以及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力。在钢筋的采购环节,企业不能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要选择一些正规大型的钢筋生产厂家进行合作,而且在钢筋购进的过程中,厂家要附带出场合格证明,保证钢筋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提升钢筋施工的效果,在对一些水平构件进行绑扎的时候,需要在施工之前,在施工面铺着一些木板,避免人为的活动对已经完成绑扎的构件造成破坏,在钢筋绑扎完成以后,要由现场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对钢筋施工效果进行检查,要做好记录工作,把绑扎的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有效提升整体的钢筋施工质量。在楼板钢筋的绑扎过程中,可以采用间隔绑扎的方式,但是必须要保证绑扎的紧密性,在梁和柱的钢筋交叉点,必须要采用全绑扎的方式进行施工,铁丝要呈八角形的样式。钢筋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图纸中的内容来制作构件,保证钢筋的型号与设计方案中完全一致,把钢筋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落实,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的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3.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①底板浇筑。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若是在底板上平铺混凝土管道,则需要应用边浇筑边拆管的办法进行。且在混凝土具体浇筑中,通常会使用自流斜面分层法,实现一次到顶。其中,每个施工面均需要分前、中、后这三方面振捣混凝土,做到边浇筑边抹平地板。具体的厚度和标高等信息,还要通过应用水准仪展开定点测评,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应用小白线对板面标高进行合理控制,起到平等表面的作用。②墙体浇筑。在对建筑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通常要从墙体的一侧开始,应用循环浇筑的办法展开。且每次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能高于1200mm。只有等到前一次的混凝土浇筑停止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其在终凝混凝土以前,还需拉线抹平混凝土的上端,以保证混凝土的凝聚性。对于附着在模板或是钢筋上的混凝土浆,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将其清理掉。③顶板浇筑。和建筑墙体混凝土浇筑的顺序相同,建筑顶板的混凝土也要从一侧开始进行浇筑。但在顶板混凝土具体浇筑时,还要保证抹平与振捣工作做到位,利用赶浆法来浇筑。
3.3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实际上,防水工程非常重要,尤其是某些薄弱点的防水性。在大规模建设之前,必须建设好额外的层。同时,相关人员必须首先插入一些临时纤维板,以防止在将楼板的钢筋连接到其他钢筋上时,钢筋撞到周围的砂浆保护层或防渗层。通常采用“混凝土浇铸可移动纤维板”的方法来保护防水层。去除外部形状后,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对外壁进行防水处理。这项工作必须使用外墙的内部修补方法进行,然后取下墙壁下面的屋顶保护后,且必须小心谨慎,以做好良好的防水连接。在地下室中水平安装的情况下,接头也必须由约1.5mm厚的钢板制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地板托架,并且钢板止水装置无法顺畅移动,则必须将其放在托架中,且使其头部偏离以确保钢表面重叠接缝上的垂直和水平接缝可以完全焊接,而没有任何间隙。
3.4砼建造技术
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砼建造过程采用了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完成顶板、梁、柱的浇筑工作,还能够跟塔吊补充浇筑互相配合。在砼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控制好砼的厚度以及振捣施工时间,避免砼出现蜂窝和孔洞问题。如果没有消除梁下面的水平建造缝,那么需要控制好标高,确保准确的高度形成水平面,然后顺利开展梁板建造,提升建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无论是混凝土浇筑,还是钢筋绑扎,均有很多方法。且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关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具体施工中,做好技术管理,确保各个方法均能达到相关标准。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为了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彭恒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31.
[2]王凤远.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20(12):52.
[3]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