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强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李强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并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些不足展开分析,提出改进的对策,希望对提升市政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是有帮助的。
        身份证号码:21041119900727XXXX
        摘要: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并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些不足展开分析,提出改进的对策,希望对提升市政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时,采用的施工技术更加先进,管理质量和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些施工企业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时,没有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得到落到,导致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和作用。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在对市政工程的建设现场进行管理时,没有认识到这个环节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相关工作存在正确的认知,降低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1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市政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团队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市政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因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复杂程度的提升,就需要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更为详细和针对性更强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从而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也需要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更好的服务于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提升。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现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也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一种工作方法,尤其是在工作的国产中也可以将自身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各项体系不断健全,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工程工作,使得企业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通过管理制度中责任制度的明确,在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责任的落实更加顺利,从而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工作能力的提升。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现场管理机制
        开始施工前,要有科学、合理地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作为支撑,尤其是施工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但是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启动前,现场的管理机制在内容上缺乏明确性。一些工程建筑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施工现场出现了混乱,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大量堆积和丢弃,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市政施工企业造成了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由此增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障。为此,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同时,要明确和细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才能有效管理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2.2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到位也是困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
        有很多施工企业仅仅关注工期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方面,出现了工艺掌控不够精良的现象,甚至明知故犯地进行违章操作,使得工程在使用过程和使用年限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有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就比较薄弱,需要企业加强宣传教育,并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项目的安全落实。除了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之外,还需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配合工作的连接点,兼顾工程项目的安全与效率。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更不能为了追求一些表面上的形象和政治成就盲目施工,这样的“面子工程”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仅仅追求施工进度而不考虑结果,经常会留下很多不利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2.3管理水平落后,管理难度大
        市政建设多数的施工人员是农民工出身,这些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多数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节约自身的人工成本,不会对现场人员展开岗前培训,因此其实在现场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管理问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是有关系的。

在没有经过真实技术培训以及教育的情况下,很多的施工人员是缺少安全意识的,对质量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表面化,一些施工操作是十分随意的,施工的流程并不符合相关规范,容易出现操作错误,甚至一些设备以及材料的使用,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样在市政建设现场,就会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甚至会导致质量问题。
        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解决策略
        3.1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做出科学的设定和合理的规划
        有关单位和各级政府应从制度层面上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监管:一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和监管体系的落实与完善。只有监理单位对市政工程得到施工管理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才能进一步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的展开有序而高效。施工单位应注重树立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开展宣传讲座等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对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工作的开展效果及时调整规划的内容,在工作过程中使每一个人的技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并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在施工开展前,施工方也应当提前对各个环节进行预判与审核,使其符合各项施工需求的标准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3.2注意施工现场的管理
        在工程管理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施工现场第一线的工作是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保证人员安全和整体工程效益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目前,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露天施工、施工现场的车流量、人流量大等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过程,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在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过程中要进行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做好进度控制、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做好紧急预案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3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与教育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所彰显出的重要地位是十分明显的。为了让管理工作稳定的运行,管理人员就要对自身的技能进行重点提升。这其中,管理人员就要强化自己和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这是进一步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重点了解的重要方面。在形成了合理的沟通效率下,能让施工人员在技术交底工作上认真负责。两者形成了友好的关系,能够深入到施工的细节之中,这在规范和优化施工的管理过程下,也让施工人员对管理人员产生十足的信任。管理人员的自我提升栽培,就要在合理运用技术管理的时候遵循国家的相应政策。在对科学技术进行重点发展和优化的情况下,让施工的工程生产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找到了管理工作突破点的情况下,就会现场管理工作的获得一定的带动力量。在紧紧依托科学技术力量的情况下,让施工管理方法变得更加全面和高效。这让管理工作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同时,施工人员的工艺技能掌握情况也要进行加强。在管理人员提供了外包的管理模式下,施工人员也是需要相应的施工工艺支撑的。在施工人员的合理管控下,让其能够从具体的施工职业道德和技能标准层面出发,在管理工作开展下,为其提供一个合理化的标准方向。这让市政施工人员在加强了自己的素质技能下,也能够和管理人员进行密切配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优化市政工程现场管理体制,明确各项施工工作以及管理的意义,强化施工技术规范性作业,将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将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下去,这样才可以在多方面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进行优化,同时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进行安全工作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崔文轩.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4):328-329.
        [2]邸建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9(06):93-94.
        [3]王永俊.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03):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