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 王敬超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敬超1 魏冲2 高雪涛3 闫晓娜4
[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1.身份证号码:13098219851220XXXX 2.身份证号码:13050219841219XXXX 3.身份证号码:13053119860213XXXX 4.身份证号码:13053019840126XXXX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企业也加大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投入力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提高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发展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方法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展,渗透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各行各业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到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更是一个历史的革新,使管理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的过程更加高效,也会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健康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持续增长,建筑管理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工程单位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依然使用传统较为落后的管理方法,很难应对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为建筑单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工程管理覆盖面也在逐渐增大,其管理内容也更为多样化;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很难确保管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助于整体性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施工建建筑工程单位管理层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加强各参与方的协作能力,节省过往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浪费的沟通成本。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阶段,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方案的执行、项目现场的管理、工程进度的及时跟踪以及工程的验收等众多环节会增大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下会给施工单位造成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信息化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降低施工单位的管理成本,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行业竞争力。
        2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2.1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建筑施工单位内部设置局域网,实现信息传输、项目数据共享等基础性信息化技术应用,无法建立与合作单位的信息交互与分享。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软件技术的滞后性,信息沟通功能缺失,阻碍着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
        2.2资金与技术投入的缺乏
        现阶段,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被许多建筑企业应用在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但是许多企业对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愿花费较多的资金去购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使得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购入了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但是对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环节,不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设备的全部效用难以发挥,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提升非常有限。
        2.3相关人才的缺失
        当前正处于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期,对于信息化方法的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而建设工程项目量大且复杂,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在熟练掌握技术软件应用的同时又需要具备管理能力,学会统筹和应用各种信息来做出科学的预判和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综合全面的素质能力。但在实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即使有完备的内部网络信息化系统和功能强大的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硬件设备,但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仍然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平台,而导致项目管理过程效率的低下。


        3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3.1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建筑企业需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拓展信息技术功能模块,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包含信息存储、收集、检索、管理、交换、整合等,利用信息价值分析建筑工程发展方向、施工质量与规范,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的信息价值,促进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进步。例如,在施工进度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时,分析施工数据得知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故及时将信息数据传输各领导层。由建筑工程负责人、施工监理、图纸设计人员展开会议,商讨质量问题的补救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准确传输、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成为关键,为建筑企业保障了施工质量。
        3.2增加资金的投入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作用,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把控。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购入先进的适合的信息化管理设备,构建或选用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必须加大对于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投入,使得设备能够被充分利用,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培养高水平人才
        首先,在招聘过程中要积极吸纳真正有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不仅能熟练地操作信息化方法的应用软硬件设备,更要具有高素质的管理能力,运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各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其次,要把培训教育常态化[4]。由于缺少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工作,导致管理人员缺乏对相关知识技能更为深度的理解和学习,甚至一些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进入到一个误区,简单的认为使用电脑操作一些基本的社交软件和电子邮箱进行信息的交换与沟通就是信息化管理过程,使得诸多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决策效率的功能被搁置和浪费。所以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培训教育课程,并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进行实时考核,把考核项目纳入绩效制度中,对于成绩优异的人员进行绩效奖励,积极调动每位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信息化的热情。最后,要主动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发展思想理论,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专业化团队的培养计划,并随着时代发展的特征及时调整计划,打造一支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
        3.4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时,需要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持,因而需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时,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及工程各方主体需组建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并搭建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管理设施的布设方面,则要从网络环境、设备提供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即要形成高效率的网络传播环境,并布设计算机设备,同时要开发与本工程管理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并在专业的管理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对管理系统的升级,确保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优化完善传统建筑行业管理模式弊端的重要方法,建筑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点,明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认知,才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率,解决现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玫.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5):41-42.
        [2]腾蛟.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134-135.
        [3]张叶锋,王玉.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8(1):237-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