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郭亮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郭亮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主体结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999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主体结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化发展的全过程都是由建筑工程来担当起其中的重要角色。因此,这就显得建筑物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因为,从整体结构上看,有效地保证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居住在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应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统筹规划,保证在施工过程当中掌握施工的重点内容,细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程施工;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如今,建筑事业正快速发展,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施工条件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以此保证施工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建筑主体结构占据重要位置,其关乎着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功能。近些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了建筑功能多样性,随之主体结构形式也愈发多样,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一定要给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手段来进行主体施工,保证其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多元化需求。所谓建筑主体结构指是指建筑地基之上的部分,地基是承受建筑荷载的主要部分,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建筑地基的牢固性与稳定性,保障地基能够完全承受建筑整体的重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建筑地基,其二是建筑主体结构,所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关键内容
        2.1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工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建筑工程阴阳角区域比较薄弱,需要针对性进行防水处理。在大面积施工工序开展之前,需要首先做好附加层施工。在绑扎底板钢筋的时候,为了能够避免在钢筋施工中把周围的砂浆保护层都碰掉,或者是把四周墙壁的防水层划伤,需要在绑扎钢筋之前,首先在内侧布设临时性的纤维板,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防水层作用。等到外模拆除之后,就需要进行外墙防水施工,按照外墙内贴法来进行防水操作,把墙面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认真仔细的做好防水接头。建筑主体结构中的地下室水平施工缝隙,需要使用钢板止水带进行接缝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则需要在梁头进行绕行处理,确保钢板止水带的接头处立缝以及水平缝隙都不留缝隙痕迹。
        2.2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工程对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十分关键。在对钢筋进行正式绑扎以前,有关人员需要依据施工图的设计标准与要求确定恰当的绑扎方法与绑扎材料。并且,若想确保钢筋绑扎的有效性,在对水平构件的钢筋进行绑扎时,施工人员需要铺设木板作为行人通道,待到绑扎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对绑扎情况进行检查,且还要及时验收隐蔽工作,做好有关挂牌。除此之外,针对钢筋绑扎的交叉位置,需要全部使用铁丝绑扎,对于双向受力的钢筋网也应全部绑扎,同时要确保钢丝的形式是八角形。
        2.3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的质量会关系到最后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还关系着主体结构最后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就需要施工人员依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不同模板的材料有不同的应用基础性质。因此,这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具体的思考,选择正确的材料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总体的施工效果。


        2.4混凝土施工
        2.4.1框架柱浇筑
        第一次浇筑完成后要等到混凝土沉积和收缩完成在进行第二次浇筑。同时,混凝土的浇筑必须结合振捣,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强度以及硬度。浇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在底部填充水泥砂浆。浇筑使用的材料对于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很直接的影响,施工前必须合理的做好坍落度实验。此外,混凝土的振捣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振捣方式,包括垂直振捣、斜向振捣。但选择斜向振捣时要合理控制振捣棒的倾斜角度。第二、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振捣时振捣棒要快速插入混凝土中,但是拔出的时候必须慢慢拔出。振捣要保证使上下层混凝土能够均匀。第三、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要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做好振捣工作,振捣棒的一般长度要控制在1.25倍以内。振捣要是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合理的消除,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第四、施工人员在进行振捣时要控制好振捣时间。振捣工作的开展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有效地提高,要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振捣时间。要保证每个振捣点都能够达到密实度。此外,要结合混凝土的质量调节振捣棒的频率,保证振捣时间不少于10s。第五、施工人员要将振捣点均匀的排列,振捣棒不能随意移动,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移动,严格避免出现漏振的问题。第六、插入振捣时,振动棒和模板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0.5倍以内,同时不能和模板相紧靠,避免和钢筋与其它预埋件发生碰撞。
        2.4.2梁、板浇筑
        为避免梁、板的钢筋在浇筑过程中损坏,需在将钢筋绑扎好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人行道支撑的稳固搭设。若梁、板、柱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所不同,则需在浇筑梁、板的混凝土之前做好钢板网的设置。墙、柱的混凝土利用塔吊进行吊运,使浇筑一次性完成,而梁、板的混凝土需进行二次运输,以现场的施工条件为依据,对于接点混凝土,需采用下列方法浇筑:(1)先根据梁的高度对梁进行分层浇筑,形成一个阶梯,在到达板底之后,开始和板同时浇筑与振捣,伴随阶梯持续延长,不断向前推进。混凝土倾倒具体方向和浇筑方向完全相反。(2)对梁、柱之间和主梁、次梁之间交叉部位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钢筋的分布比较密集,尤其是上部的负筋,不仅直径较大,而且数量很多。对此,为避免对下料造成影响,应在得到监理人员的同意后,使用细石混凝土来浇筑,并使用直径相对较小的振捣棒。(3)对梁、板进行浇筑时,需分批进行坍落度的检测与试验,并按照规范的要求做好试块。梁、板的混凝土应配合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振捣,以确保振捣能够达到密实。
        2.4.3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的浇筑会有施工缝产生。因此,浇筑开始前要根据后期施工的实际需求预留出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对于单向板施工缝,需留设于和板短边相平行的位置。当楼板上存在主次梁时,需沿次梁方向进行浇筑,将施工缝留设于次梁跨度中间。完成浇筑施工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达到1.2N/mm2以上。待混凝土硬化之后,将软弱层面、水泥薄膜与松动石子都清除干净,并进行充分的润滑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化的施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正鹏.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0(04):62.
        [2]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47-48.
        [3]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