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 潘甜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潘甜
[导读] 摘要: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BIM技术的使用优势入手,进一步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策略。
        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BIM技术的使用优势入手,进一步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使用优势;问题;运用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本身是一项具有高危性质的工作,在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人员伤亡等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将BIM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但当前,在行业内存在着工程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现场安全管理设备配置不力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1.BIM技术的使用优势
        1.1可视性
        BIM技术在运用于建筑施工与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领域,其首要优势表现在可视化程度高方面。在对BIM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3D虚拟手段形成与工程相关的科学模型,方便设计人员掌握更准确的、直观的与工程实体相关的资料,以此为依据,构建相应的建筑模型,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数据,设计人员可以对施工现场各要素分布情况、场地布置信息等做出全面的整体把握,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工作。
        1.2智能化
        项目完工后的运维阶段,传统模式下的运维方依靠的只是2D平面图纸,再配合Excel表格,进行运维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快速的从图纸中找出问题点,再加之图纸信息不够全面,对于运维工作方案的制定也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导入BIM之后,运维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快速、准确的了解建筑中设备设施的相关参数,管线走向,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等。例如,当甲方发现一些渗漏问题,首先不是实地检查整栋建筑,而是转向在BIM系统中查找位于嫌疑地点的阀门等设备,获得阀门的规格、制造商、零件号码和其它信息,快速找到问题并及时维护。
        1.3模拟化
        BIM技术不仅能够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构造科学模型,还能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展开模拟,这就有助于负责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安全与质量隐患,进而提出与之相对的合理的风险防控、问题解决措施。由此可见,BIM技术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质量树立了可靠的防线,在必要的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提前就建筑建设状况设计模拟实验,在试验过程中预测后期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提前加以防患。
        1.4优化性
        因为工程建设是一项时间周期长、操作流程复杂的工作,因此要全面有力的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就必然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借助BIM技术,可以对工程建设前期、施工中与后期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全面、实时采集与更新,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对管理效果进行持续的优化。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的许多工程建设单位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扩大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因此更加重视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等问题,对于大力开展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认识不足,某些小型企业还可能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这就使得单位对工程安全管理的强调不足、BIM技术与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缺位,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去进行施工建设时,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因为缺乏性能先进的交通、通讯设备,导致错过最佳救援时机,最终造成巨大损失。
        2.2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领域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一定施工作业经验的老人,有的甚至是多年不曾改变的一线农民工,因此未曾受到专门的学历教育, 对系统化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缺乏了解,甚至不具备足够的安全防护意识,这就导致现场违章操作现象层出不穷,安全管理因此形同虚设。

且许多管理人员都还习惯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一旦将BIM技术等新的工具与技术引入其中,就可能暴露出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的优势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2.3建筑现场安全管理设备配置不力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看,相对于高度重视施工安全问题的西方国家来说,国内的安全设备配置程度整体不高,其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安全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一方面是因为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以及许多施工单位本身实力不足,遇到了安全设备配置方面的资金瓶颈,这些问题都是亟待改善的。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
        3.1形成对在安全管理中运用BIM技术的重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爆发严重安全事故,毫无疑问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施工单位也不得不承担由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其市场信誉也会受到损伤,因此为降低这些方面的负面影响,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在安全管理领域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施工单位不能逆潮流而行,对先进技术视而不见。基于此,施工单位要加大BIM技术引进与先进设备配置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奠定安全管理工作的扎实的硬件基础,以此促进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3.2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体系
        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包括材料、设备、人力等在内的要素,且其施工流程复杂,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具有多样性与潜在性特征。为了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对可能诱发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展开全面有力的控制。此外,施工单位要建立与之相关的安全指标与技术标准,通过BIM技术对建筑的使用期限做出计算,并列出相应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再次展开深度分析,再制定相应安全管理计划。通过对建筑生命周期的精确计算,能够为建筑施工安全施工指标提供一定的数据。因此,利用 BIM技术建立相应的安全指标,可以确保复杂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任务有计划、有层次地得到逐步展开。
        3.3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等进行全面管理
        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其内容应该包括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等各个方面,而安全管理不是孑然一物,它必须与其他的管理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而利用BIM设备对现场数据进行收集,可以实现对现场的各项管理,以此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对现场的问题做出研究。 在具体操作中,管理人员要首先登录BIM的引用界面,在将现场的一些数据和照片导入到软件之中,并填好相应的选项和数据参数,后期技术人员将以此为参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3.3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技巧,在参与高空作业等工作时,要积极主动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按照施工规范科学作业。而在将BIM技术引入安全管理工作的背景下,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需要拓展到更多方面,通过理论讲解与技术培训等途径,指导管理人员学会建立模型,并且发现模型反应的工程动态信息;同时还要帮助管理人员学会借助BIM技术建设完善的安全数据库,把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导入平台,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BIM技术的使用优势 ——包括可视性、模拟化、优化性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策略,形成对在安全管理中运用BIM技术的重视,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体系,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等进行全面管理 ,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保磊,付海峰.建设方驱动模式的BIM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目标评价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4(30):67~71.
        [2] 李恒,郭红领,黄霆,等.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10):525~529.
        [3]刁尚东,苏岩,马柔珠,陈爱华,吕兵兵,戴振伟.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3):6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