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分析 弋文君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弋文君 郭佳妮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招投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其中影响工程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增大。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招投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其中影响工程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增大。在工程的开始时期,工程的质量决定于招投标风险管理的水平,水平高则工程质量好。本片通过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分析,简述了招投标风险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意义,提出了一些招标管理工作中相关不足的解决措施,保证招标工作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中,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内部决策等,招投标过程会伴随着多种风险问题,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受到影响。因此建筑工程针对招投标管理,要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研究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实施效果。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问题
        1.1招标风险因素
        立足招标人角度,可看到建筑工程招标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招标项目风险、招标资料风险、招标人信誉风险。就项目本身的风险而言,具体表现在:由于建筑工程结构类型不同、承重能力不同、性质用途等不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增加,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质量事故也相应增多。此外,若建筑工程招标资料不完整、不真实,将导致招标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从而使招标方、投标方等均需承担一定风险。最后是在建筑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的信誉是影响招投标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招标人信誉较低,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国家法律规定,采用招标人垫资或完全依托于报价等方式进行招标,必然会导致在实际管理、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
        1.2投标方存在的风险因素
        投标方承担着建筑工程的实施,为工程效果的实施提供服务,是服务的供给者。在投标过程,投标方存在的风险因素体现在技术风险、报价风险、合同风险等。投标方在施工中会有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发生于项目实施前,存在于项目准备阶段与项目实施阶段,无论哪个阶段的技术方案都会给投标方带来一定的风险。在项目的准备阶段,如果项目勘察中存在数据错误,投标方的施工进度会受到影响,有可能难以如期完成项目。在报价风险方面,投标方会提供多种报价,如总报价、材料报价、单项报价,还会采用不平衡报价等。一些施工企业作为投标方为了获得项目,针对中标会采用虚报的方式;部分投标方也会采用高估冒算的方式,投标方在报价中存在偏差。招标合同也存在风险,比如招标合同的内容不完整,内容有歧义,招投标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不对等现象。
        1.3政治社会风险
        政治社会风险是影响各个行业一个共有的风险,不可避免,且突发性很强。对于建筑行业,政治风险很多,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自然环境,也要对突发的政治风险随机应变,学会处理。举例说明,在国内某建筑工程的招标工作已完成的情况下,由于政府投资方的原因,如:发现工程的整体投资规模过大而又要求重新进行规模调整时,就会出现开标半年后仍未定标,投标书早已超出投标有效期这样的风险.再举一例,商贸大楼项目在招投标已完成情况下,但是但由于政府此时的宏观调控措施等,只能停止运营该项目,否则招投双方都会有更大的损失.但是,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当上述情况出现的时候,招标人应该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即招标人要给予投标人一定的经济赔偿。目前为止,施工中拆迁赔偿问题是投标人承担最普遍的政治社会风险,由于工期延误等问题,投标人需要承担的风险很大,除了需要承担工期延误的风险之外,还需要承担工程延期索赔的风险,即所谓的双重风险。

投标人应该灵活分析拆迁的各种风险,并加以妥善处理以分散风险.
        2加强招投标管理风险控制的措施
        2.1重视对招投标的报价
        对于企业招投标,除了要合理控制招投标过程的风险管理之外,还要重视对招投标的报价,在制定招投标战略的时候,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因为对于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招投标战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招标过程中,会有诸多因素对企业招投标造成影响,不仅仅和招投标双方之间报价有差异存在关系,与此同时,也受到企业的整体利益的影响,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和市场情况来制定招投标的报价,提倡使用最低标价的方法进行制定报价,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招投标报价制定的方法,不断改善传统报价评估方法,尽可能的降低招投标的投入成本。
        2.2将风险因素控制到最小化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项目初期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建立相关的管理体系。企业在项目的建设初期可以设立相关的部门,专门负责风险管理。针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要制定管理制度与措施。在项目可能存在风险时,就要提前采取措施,在风险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如果风险管理在前期缺少预判,没有预料到风险的发生,就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加以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识别,预判风险问题的严重性,再制定科学的控制措施,将项目潜在的风险控制到最小。如果施工中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要制定有效的处理方式及时化解风险,将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在风险发生时,要充分分析风险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风险进行预防,利用其他手段对风险加以转移,规避风险问题存在的影响。
        2.3完善评审流程监督,实现招投标公开审评
        相关监管部门应完善评审流程监督,适当公开投标过程,避免借牌挂靠与串通投标情况出现,保障整个投招标活动实施阶段有序推进。首先,相关部门应完善评审流程。招投标实施阶段相关审查部门需要严格审查投标人具体证件信息,保障证件与投标人一致,避免借牌挂靠情况出现。相关部门需要提高资格审查人员专业素养,以便提升审查质量与审查效率,为投招标活动推进提供必要条件。在相关资格审查过程之前相关部门对审查人员进行培训,加深审查人员对招标公告理解,方便之后严格按照招标公告具体条件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整个投招标实施阶段质量。
        2.4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招标合理的根本是监督工作的确切落实。招投标的监管对象是整个建筑行业市场、招投标企业双方以及代理机构。在监管方面除了传统形式的监督方法外,近几年我国也在不断的创新,确保行政监督的全面有效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平台面向媒体面向公众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开,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招投标流程的监管管理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依然存在招标文件不规范、投标决策不谨慎、建筑企业之间相互串通、违法竞争等问题,降低招投标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建议招标方、投标方均从国家以及行业提出的规律法规处罚,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招标过程、投标过程予以规范,同时对合同计价方式进行调整,对招投标流程进行优化,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规范性、合法性、安全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梁海雅.工程项目招投标及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6):108-109.
        [2]林萍,于庆波.建筑招投标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及应对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14):177-178.
        [3]刘英明.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细节问题与科学方案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1):154-155.
        [4]杨慧.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6):126.
        [5]刘姣兰.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2):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