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 胡彦军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胡彦军
[导读] 摘要:与高速铁路相比,普速铁路的质量往往比较差,因此,若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超出了铁路线路的承受范围,就很容易导致普速铁路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从而给铁路运输带来一定危害。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  内蒙古乌海市  016000
        摘要:与高速铁路相比,普速铁路的质量往往比较差,因此,若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超出了铁路线路的承受范围,就很容易导致普速铁路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从而给铁路运输带来一定危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普速铁路的运输质量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普速铁路的运输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对线路维修工作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
        引言
        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其线路维修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而不同的普速铁路运行环境不同,在维修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相关维修人员应当从实际出发,在维修实践中积累经验,注意维修细节,争取不断提升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的质量和水平,为铁路运输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我国普速铁路的健康发展。
        1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的主要内容
        1.1对轨道的维修
        在所有维修内容中,轨道维修是保证普速铁路正常运行的基础。在运输过程中,不管是运量还是轴重,轨道必然要承担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倘若在运输的过程中轨道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自身所能够承受的最高水平,必然会使轨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长此以往,轨道便会损坏。若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和维护,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铁路运输的成本,另一方面还会阻碍普速铁路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类不良后果,普速铁路维修人员就必须要保证轨道维修工作的质量[1]。
        1.2小半径曲线
        作为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铁路线路作为有轨交通的主要运行载体,其具备着长期服役的特点。在列车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也将影响到铁路线路原有的性能。尤其是在无缝线路技术的使用背景下,线路的小半径曲线自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很容易引起一些线路运行故障。通常情况下,此类运行故障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炎热的夏季,该季节气候温度相对较高,铁轨在摩擦、温度等因素下,受到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影响,会出现轨道膨胀的情况,这也增加了小半径曲线故障的发生概率,并且在高温天气的背景下,还会增加实际的工作负担。
        1.3对道岔的维修
        道岔也是普速铁路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普速铁路线路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部分相比,道岔更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一旦出现损坏,必然会降低道岔的使用寿命,一方面提高了铁路运行的成本,另一方面又给铁路运输的质量和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所以,为了进一步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保障铁路运输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道岔的及时维修引起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普速铁路线路的道岔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所以要真正保证道岔维修的质量和水平,相关维修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维修技术,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道岔出现的问题。
        2铁路线路病害出现的原因
        2.1铁路线路的运行负担加重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铁路运输量大大增加,相较以前而言车次也增加不少,为铁路线路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技术的提升,使部分经由技术人员改造的铁路线路重新恢复运行使用,然而一些铁路线路使用时间过长,加之频繁的重负荷,使轴重过大,因而导致轨道的整体结构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损害,类似于轨道表面过度磨损、轨道变形及下沉等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行的安全性[1],若长期如此,则会使铁轨受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不可弥补的交通事故。
        2.2维修养护体系不完善
        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必须具备一套较为完整的维修养护体系方案。而当前国内对于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相关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比如落后的养护方式和守旧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展开,妨碍了完善的维修养护体系的建立。


        3对普速铁路线路进行维修的策略
        3.1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
        在普速铁路线路维修和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维修质量,保证线路维修工作的效果,还应当注意新型维修设备和维修技术的应用。通过运用新型的维修技术和维修设备,一方面能够保证线路维修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使相关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和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展示。除此以外,通过对新兴技术设备的应用,还能够有效降低普速铁路的维修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投入更多资金来引进新型的维修技术和维修设备,充分利用新时期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普速铁路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实现朴素线路维修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2运用自动监测系统
        将自动监测系统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运用于铁路维修养护中,以便更好地对铁路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线路受损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迅速制定维修养护解决方案。此外,这些设备获取的相关信息可直接被监测站收集,且所收集数据的准确程度能够得到保证,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分析研究数据。将自动监测系统运用于铁路线路中,能够防止铁路线路出现受损加重的情况,保证了铁路运行的安全度。
        3.3研发红外光电反射自动报警装置
        利用红外光电反射原理,研发红外光电反射自动报警装置。列车经过时将发射器发出的光束遮挡后触发红外控制器,根据光束发射出的距离确定本线和临线来车,然后将指令发送给无线通讯设备,信号再传输到作业现场的接收器(对讲机),根据与列车距离的远近响起不同的警报声和语音提醒,当现场的接收器(对讲机)解锁后,报警声和语音才会停止,从而起到有效辅助防护作用和减少远端防护人员。
        3.4智能建造
        提升BIM技术在铁路桥梁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水平。研究铁路桥梁标准设计的三维化,实现三维模型交付、三维交底、精细工程量的平台式服务。提升BIM技术、GIS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完善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模块,研究建造信息在桥梁结构全生命周期传递模式,提升智能设备对人工的替代率。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适应对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的发展要求,贯彻“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步伐,强化铁路工务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和改进工务普速线路养护维修管理手段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关键所在。但从现阶段我国普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基本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检查职能作用发挥不突出,“准确修”、“精确修”、“等级修”“周期修”理念还未完全落到实处,维修过程还没有完全达到安全可控等等,制约了铁路线路设备质量的有效保障和高效管控。因此,应全面提升普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水平,确保养护维修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杨雅琴,李晔,徐鹏.铁路线路设备人工检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27(12):1-4.
        [2]李仕毅,李春艳,包文艳,王福田.神朔铁路线路捣固作业维修质量评价方法[J].铁道建筑,2019,58(12):143-145.
        [3]史尚海.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08-109.
        [4]徐磊,翟婉明,陈宪麦,陶伟峰.用于铁路线路基础结构伤损识别的概率密度分布演化方法[J].铁道学报,2019,40(12):108-114.
        [5]柯锐勇.铁路线路设计考虑因素分析与发展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112-113+116.
        [6]刘春华.议铁路线路运用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原理与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114-116.
        [7]曾锟.轨检车检测资料在铁路线路病害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11):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