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霖海 刘又铭
[导读]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本来就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选线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本来就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选线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于云南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应结合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科学选线,以确保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经济性、科学性。
        关键词: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
        1.云南省的地貌特征对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
        1.1地理位置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界,东与贵州、广西为邻,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相接,其东北部与金沙江为界、与四川隔江相望,西北部紧邻西藏自治区;该省总面积高达39.4万km2,全省东西跨度864.9km,南北跨度990km,全国排名第八。该省国境线的长度约为4060km,此国境线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1.2地形条件
        云南属于高原山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其地形结构复杂,气候类型独特,地质现象众多。该省盆地、河谷、丘陵、低山、高山和高原交替分布,地貌类别复杂多样。该省的山区盆地和河谷面积约24,000 km2,仅占该省总面积的6%,高原和丘陵约占10%,而山区面积却占该省总面积的84%,全省最高海拔为6740m,最低则为76.4m,海拔相差较大。该省的地形的特征为高山峡谷相互交替、高原地区以波涛状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山川湖泊纵横交错,断陷盆地罗列分布。
        1.3地形地貌自然特征
        由于云南省的海拔差距较大,气候呈垂直分布,三维气候明显,进而导致云南省具有多个气候带,如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同一区域所形成的三维气候都具有热、温、寒三层,干、湿共存的特性。加之该省地理环境独特,进而导致山区的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都会影响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所以,在云南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论是设计、施工、工程造价还是公路选线的难度都远远高于平原地区。
        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经常会破坏一些原始的森林植被、景观等,所以,建设高速公路时,需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在确保车辆行驶安全的同时还应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施工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以及营运保养费用,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山区高速公路选线问题。
        2.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方法
        2.1地形选线
        高速公路选线贯穿于每个设计阶段的整个过程,但选线始终需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云南山区地形复杂多变,悬崖峭壁相对较多,山形切割明显,坡度相对较陡峡谷又比较窄,自然生态较脆弱,地貌以高山峡谷纵列为主。选线过程中,应科学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布线,以确保后期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所以,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应根据该省复杂多变、跌宕起伏的地形特点进行,在确保选线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合理确定线形指标,以确保线路选择能够与该山区的地形、地貌与环境相融合,可将S型、不对称缓和型、复合型、卵型等多种线形组合在一起,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若要降低工程施工成本,降低生态破坏,针对于地形受限以及一些特殊路段的布线,可选择多种方式相互组合的方法,以确保高速公路的路线与该地区的地形、地势间的相互协调。
        2.2地质选线
        云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活动断裂纵横交错,在深大断裂带的影响下,在该地区随处可见褶皱、小断裂带,加之该地区地形复杂多变、高低起伏,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该地区经常会出现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面沉陷、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正因为其独特的地质环境,导致云南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选线过程中,应根据该区域的地质状况科学选线,并提前制定各种应急方案,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应根据项目所在位置,在1:50,000的地形图上使用遥感地质图、卫星图像、航片等数字模拟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并深入研究路线途径的山脉、河谷、河流等地形特征,运用现场调查、遥感判释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高速公路所经区域的地质构造、断层、岩石层理及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等等,以全面了解高速公路途经区域的地质状况。并根据所了解的地质状况拟定路线方案,同时还要进一步验证该方案的科学性,针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路段,应进行钻探、物探分析,针对于一些极易发生重大滑坡、泥石流的地段应及时调整路线线位。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安全性,一定要慎重选择路线线位,并提前制定各种应急措施,尽可能的优化平面线形,调整纵向指标,以有效避免高填深挖问题,同时还需有效降低对地质环境的破坏。针对一些影响选线的不良地质地段还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以确定该线路的可行性,所以,在建设云南山区高速公路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该区域的地质状况科学选线。
        2.3安全选线
        高速公路选线是否科学、合理,不但会影响工程施工成本,同时也决定了运营过程中其使用质量及汽车行驶安全。所以,选线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行车安全,针对于受地形、地质、自然气候条件限制的云南山区,其高速公路选线极其苦难,选择线路线位时,应充分考虑平面线形的顺适度,同时还需确保纵向指标的均衡性,以防使用极限指标及长大纵坡,针对于指标较低、条件受限的部分路段,应检测、评估其线形指标的安全系数,以有效降低事故频率,所以,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车辆行驶安全。
        2.4生态环保选线
        云南山区地势艰险,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则必须科学选线。《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规定,公路选线应尽量避开学校、养老院、医院、人口密集区、居民饮用水源区、稀有动植物的生长地及栖息地、远离稀有动植物保护区、避免直接穿过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水资源保护区,以确保公路线形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选线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当地自然、植物资源以及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寻找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路线。
        2.5经济选线
        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云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如经济、生态环境、交通、旅游资源以及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等。评估所选路线的经济性,针对于一些路线线位无法避开穿越地形、地质恶劣地段的路线,应适当降低技术指标,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在确保公路建设、运行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选取最佳路线。
        2.6节约土地选线
        《公路法》规定,公路建设必须以“保护耕地、节约用地”为原则确定公路的建设区域。土地作为人们耐以生存的基础,在云南山区建设高速公路首先必须严格遵守耕地保护制度,降低土地占用率。选线过程中,路线线位一旦确定,建设规模及用地情况也就基本确定,设计过程中只能对局部地段进行优化、调整,所以,针对于云南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问题,则需全面考虑当地的总体规划、人文景观保护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等非技术性影响因素,并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线路线位的可行性、经济性,根据建设高速公路所占农田的情况以及实际用地情况确定合理的线路方案。在工作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土地并保护耕地的方案。选路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农田及经济作物,避免分割集中连片的耕地,应最大限度的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质量较差的土地建设高速公路,最大限度的减少耕地占用,保护耕地,选择最佳路线。
        结束语
        高速公路选线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运行安全及公路建成后的营运管理。加之云南山区的地形错综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进而导致高速公路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为确保云南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科学性、合理性,选线过程中,应根据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质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妥善处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云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山区高速公路选线需注意事项[J].民营科技,2018,(12):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