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众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于促进园林城市的建设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品味,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始终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切实掌握“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并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的雨水系统、绿地系统中加强对其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城市园林的设计水平。而这正是本文论述的要点所在,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海绵城市
城市园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始终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的必要性,并掌握“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切实注重对其的设计和完善,且在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1.始终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的必要性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强化城市雨水管理的新理念,不仅能有效的防治城市雨洪和内涝的现象,而且还能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优化和完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不仅能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而且还能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城市空气净化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降低城市径流污染负荷、推动城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意义。因而加强对其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1]。
2.“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分析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将城市作为“海绵”,在发生洪涝时可以吸水,在干旱时可以释水,这样就能促进雨水资源得到弹性的利用,对雨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从而将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有效的避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主要是因为城市园林往往在城市中处于生态敏感的区域,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还能为“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奠定基础。并紧密结合城市现有的水文地质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有效的渗透“海绵城市”理念,打造良好休闲、游憩场所的同时,还能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助于雨水的渗透和吸纳,借助湿地和池塘以及自然水体等强化对其的利用与调蓄,将城市径流系数降低的,促进城市排水压力的环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2]。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点
3.1设计原则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切实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确保其运用的成效。一般而言,应坚持安全和生态以及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结合城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海绵城市”建设与开发方案,并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注重城市生态该环境的保护,严格按照城市有关排涝防洪的标准,充分科学地利用自然排水系统,才能更好地确保城市雨水控制系统更加安全有效的运行。因而在整个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城市水文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确保所设计的城市园林中的雨水控制系统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既要加强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又要提高园林设计的科学有效性。
3.2设计要点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切实掌握其运用要点。
由于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其运用要点具体分析如下:
3.2.1水体建设
(1)雨水收集系统
水体建设属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首先就必须在雨水收集系统中加强对其的设计。其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
一是加强对园林绿地的坡度分析和考虑,以坡度效应为指导,在园林内部做好园路渗滤沟的布局与建设。一般而言,在每间隔20米设置渗滤沟,并考虑其坡度效应,这样就能达到收集雨水的目的。
二是做好园林的渗透性铺装,具体就是对园林铺设方案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不断的提升地面的渗水和排水能力,这样就能减少传统的采取水泥地面的成本,同时也融入了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能将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在具体的铺装过程中,就需要做好砂砾垫层的铺设,确保其在渗透率和稳定性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一般而言,在主要园路上上需要在垫层的基础上做好砖层的铺设,以便于行走。而辅路和主路的两边,则铺设石子路,促进其渗透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是结合园林地形、地势等条件,加强生态水渠的建设,在地下主要是采取建设暗沟的方式间排水,而地面则采取石子和透水土工布进行明渠铺设,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引流、渗透、吸、储的目的。
四是结合园林的地势,对雨水缓坡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雨水就能从缓坡中流下时得以缓慢渗透,但是下坡处需要做好储水地的设计,这样就能更好地将缓坡没有吸收的雨水汇集起来。
(2)雨水储蓄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园林实际加强集雨型的绿地、人工湖等的设计,从而构建成雨水储蓄系统。就集雨型的绿地来看,主要是做好植物配置,应具有抵御湿涝的特点,而且还能储水,也可以采取湿地的方式。而人工湖,主要是确保其日常水位在一定高度,并对其水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其吸水的空间足够,并具有自动净化功能。
(3)雨水净化系统
在这一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城市园林来净化雨水。而雨水净化系统的设计中,常见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土壤渗透净化和植物处理净化两种方式。主要是借助植物自身的富集作用来吸收水内的有害物质和杂质,从而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这样园林自身就能达到良好的微循环效果,更好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存储和净化。
3.2.2绿地系统建设
在加强水体建设的同时,还要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加强绿地系统的建设,这就需要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城市绿地结构的发展需求,对绿地建设细节进行合理控制。具体就是结合实际做好园林绿地层次的划分,并与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管网规划等充分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城市的内涝问题,促进城市排水能力的提升,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在此基础上,园林绿地地形建设属于绿地系统建设的要点,因此需要紧密结合城市的地容地貌,对城市地形中水体进行合理设置,绿地两侧平台需要高于绿地,这样才能确保雨水得到有效渗透[3]。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始终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城市园林的特点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切实加强对其设计要点的掌握,并在一定的原则下,切实做好雨水系统、绿地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城市园林的品味与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培根.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81-82.
[2]梁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6.
[3]张水坤.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