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段丛超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段丛超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人们对城市美感要求更高,园林景观施工项目越来越多。
        山东景臻园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人们对城市美感要求更高,园林景观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不仅如此,现代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也成为人们追求,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提升建筑的美感、舒适度、内涵等等。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促进二者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广场绿地、主题公园和艺术雕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感知方式。创建风景优美的园林景观环境,需包含物质与精神双重功能内涵。在追求园林景观现代化设计形态的同时,要积极继承与发展本土文化,提取园林艺术内在精神,将传统园林理念与现代化园林理念加以融合,更好地带动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城市园林设计这门艺术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专业。这项专业的出现主要是以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为基础而构成。与此同时,这项专业还跟其他的相关专业相关联,比如建筑学和现代艺术等,从这些专业中吸收优点。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园林设计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园林设计的特点和性质随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时代变化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其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和美观性的作用。除此之外,部分景观设计能够进一步转变城市环境质量,同时提升空间质量,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使得人们的情绪和心态更加良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特别是对于老龄化较严重的城市而言,给老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场所,缓解了老人们的精神压力。
        2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发展及意义
        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只是没有提出相关概念。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追溯到殷、周朴索的囿,秦朝的建筑宫苑和一池三水,到西汉的三水建筑园,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再到唐代的太液池、美蓉园等,以及元明清的宫苑,包括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等。这些都是著名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把建筑和园林景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现代提出的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是从一些西方国家发展过来的。现代建筑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人们的生活环境却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建筑成为了一项项没有灵魂的工程。为了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的精神文明建设,建筑越来越重视与园林景观的结合。近年来,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的融合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国内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还不够。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具有多方面重要的意义:①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美化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质量,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②提升建筑的美感,可以给人带来最大程度美德享受,给建筑带来生机活力;③提升建筑的内涵,帮助生活在喧闹的城市的人们亲近自然,走进自然。
        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方法
        3.1摒弃盲目模仿,创设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应严格要求体现生态学理念,在景观设计上要摒弃盲目模仿思想,适应人们内心审美标准,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思考其他园林景观设计优势,植株设计要考虑本地区气候、土壤和温度变动,赋予园林景观一定生命力,增强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另外,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创设地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全方位挖掘本地区文化特征和历史特征,将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视作城市形象塑造标准,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需求。要引进植物造景设计,引进乡土物种,结合本地区自然植物群落结构与类型及空间分布特点完善园林人工植物群落设计。


        3.2统一考量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景观建设应从3个角度进行考量。(1)充分重视景观自身所具有的生态性。(2)在保证生态性的基础上考虑景观所具有的经济性。(3)在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始终秉持“以点及面”的原则,以空间绿化作为出发点,进而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更加多元化的绿化建设,并且将生态学、植物学等各类学科进行充分的融合。所种植的植物需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选择,同时,保证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此外,城市园林景观还需充分考虑绿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注入更多诸如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元素,丰富园林绿化景观层次的同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3结构布局
        园林建筑的空间设计是园林景观研究的永恒话题,结合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确立整个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风格,将建筑园林中各景区、景点联系成整体,将建筑中每一个单体贯穿于有机的群体,在整体效果中虽散置但不零乱,而且使景色主次分明。园路设置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将景色进行空间性隐藏,只有走到园林深处才能感受到园林的美。这种意境采用的是“欲露先藏”的方式。既能体现园林多重意境,同时也提高了景观的趣味性和独特性。此外,“曲径通幽”的园路结构营造出来的景观延长了观赏者观览的时间,使游客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促进园林持续良好发展。
        3.4充分重视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统一性及整体性
        园林景观建设的工程项目不仅需要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绿化,同时还需要将所在城市的文化、历史特征、民族风俗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城市园林景观建造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远见性,还需要对园林景观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的规划,预测园林植物生长状态,指导园林景观建设项目,保障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可以始终发挥其优势。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充分结合所在城市的文化历史等因素,防止所设计的园林景观造型过于简单,缺乏艺术性与文化性。
        3.5引进留白思想,创造园林景观留白意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科学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生态和艺术之间的巧妙结合,本质上是对环境设计进行整体构思。现代化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整体性,还要注重环境的良好创设,全方位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者要充分考虑留白空间,即在画面基础上生成空白形式,也是艺术家创作与人们欣赏的联想事物。景观设计在追求空间美的同时要追求功能美,更为关键的是要按照空间塑造布设意境,促使文化内涵更加形象,园林景观设计中需引入留白思想,对园林景观进行综合设计,提升园林景观设计影响力。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为了能够促使其能够和时代进步的步伐保持一致,必须要重视对于建筑使用性能的提升。为了有效促进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融合型提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要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由相应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工程养护人员等多方共同努力,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和园林景观设计分院(生态和园林景观设计研究中心)[J].上海城市规划,2019(1).
        [2]范大整,刘少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河南省驻马店市区为例[J].农技服务,2019(2).
        [3]陈姣姣,文明草,肖鸿丹.城市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探究[J].居舍,2019(2).
        [4]赵仁广,郑岩,杜永华,等.浅析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50).
        [5]王静.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