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十分广泛,随着建设要求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业需要更高的要求来满足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对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施工技术来进行解决,将是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引言
近些年来,在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首先还是必须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混凝土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由于现代建筑功能多样,施工程序复杂,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房屋质量。
2 混凝土结构内涵与特点
2.1 混凝土结构的内涵
混凝土结构常见于当今建筑,是建筑主要结构之一,常用水泥、砂石以及水作为主要材料,与其他辅料制成的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工程结构,主要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几种类型。
2.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因为它有三大特点。其一,强大的可塑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模板塑造出符合建筑施工需求的样式;其二,夯实的坚固性。混凝土结构在塑造过程中经过多次振捣与夯实,而且其内部置有钢筋等其他材料,不仅增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具又良好的抗震、抗爆性能。其三,材料普遍性。考虑到混凝土的结构构成,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采集,而且相对而言容易运输。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3.1 钢纤混凝土施工要求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该施工技术缺乏一定的完善性,这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其施工难度。其中,对钢纤维混凝土搅拌过程主要分为湿拌与干拌,两种施工方式对搅拌顺序与时间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对其搅拌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成品实施全面检查,以此确保搅拌过程中的均匀性。
3.2 混凝土运输及泵送要求
我国混凝土运输与保存均通过搅拌机来完成,但是混凝土质量受存放时间与运输距离的影响,若长时间存放会出现凝固的情况,需要对其二次搅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效果,这在较大程度上会增加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并且影响施工周期。为此,需要对混凝土运输以及泵送过程进行严格要求,一般采用搅拌机进行现场搅拌。浇筑过程中的要求混凝土浇筑过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在浇筑期间会因技术欠缺导致浇筑质量下降,并且若浇筑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情况的发生,需要使用相关机器对其实施捣碎,以此避免裂缝的发生。此外,混凝土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来确定施工时间,以此确保混凝土浆保持悬浮状态,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质量。
4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问题
4.1 原材料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往往水泥厂由于疏忽,没有提供准确的水泥标号,或者骨料的利用等原材料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强度比预期的低,造成强度偏低,甚至导致安全问题产生。现阶段主要的问题就是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原材料上耍小聪明,用一些劣质的水泥或在水泥中添加一些劣质水泥,滥竽充数,降低施工成本,但是这样会使得水泥质量不达标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4.2 浇筑和振捣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中,良好的浇筑及振捣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更均匀,不至于出现粗骨料与细骨料分开,造成局部强度过低,给结构带来不安全的威胁。
因此在浇筑前要使用适量的水或者减水剂,使得混凝土具有合适的坍落度,以保证足够的和易性,更利于混凝土的振捣和搅拌。如果对混凝土不进行充分的搅拌,便会出现蜂窝眼,造成结构的不稳定。
4.3 混凝土配比问题
现在工人师傅基本采用经验的方法,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估计,但是不同批次的水泥基骨料其含水率是不同的,如果都采用相同的配比,会使得混凝土由于水放多了导致其水化热过多,出现裂缝,并且由于水灰比过大,影响强度。如果水放少了,则会使得其和易性较差,不利于振捣和搅拌,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给工程造成影响。
5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5.1 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技术,首先保证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并且还应时刻保持混凝土一直处于动态中,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混凝土凝固,同时浇筑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浇筑,以此能够有效提升浇筑质量与效果。
5.2 温控技术
温控技术主要是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过高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浇筑期间若温度变化较大,在较大程度上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温差相对较大,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环境进行观察,以此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混凝土材料拌和比例进行有效的调整,或者对浇筑时间进行调整。比如,对混凝土结构配比率进行适度的调整,以此进行混凝土密度的有效增强,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效果。建筑工程若在冬季施工,需要在温度高的环境中进行浇筑,并且做好保温工作。
5.3 模板拆除技术
模板拆除技术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其中模板拆除时间与顺序受混凝土浇筑时间、温度的影响,若浇筑时间与温度发生了变化,会使模板拆除时间与顺序在较大程度上也发生一定的改变。此外,在进行模板拆除之前需要标记处浇筑承重位置,并且拆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此保证模板拆除技术质量的提升。
5.4 混凝土振捣
建筑工程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布布料方式也相对较多,通过插人式振捣设备进行均匀振捣,以此达到有效的施工效果。为了确保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连续性,需要在配备多台振捣设备,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形成流畅的运行坡度,但是应注意的是在斜面中点振捣中,需要有不同专业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区域,对混凝土振捣移动距离实施有效控制。
5.5 养护技术
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温度养护阶段。完成浇筑后一定时间内混凝土温度一般情况下保持在5度以上,由于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结构施工中达不到有效的温度条件,可以使用一些添加剂保证混凝土质量;第二,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以浇水、覆盖等;第三,模板拆除完成后,养护方法一般选择为浸水、喷水,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因此应该做好混凝土结构的管理工作,以达到所预期的质量指标。首先甲方应该利用监理对混凝土原材料做好严格把控,施工团队也应该做到自我检查,防止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其次施工团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对于每一种原材料计算出对应的配合比,以供工人查询;最后施工团队还应该做好振捣及浇筑,提高相关技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混凝土结构。总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极为关键,其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一旦出现失误,极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必须切合实际,把握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把握好材料及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才能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从而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李亚.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2.
[2] 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3] 徐中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3.